关于月饼的争论,照例会在中秋节前后纷纷扰扰、不绝于耳。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价格和包装。
虽然,早在去年《月饼国家强制性标准》就已经颁布实施,但是月饼的奢华之风依然浓烈。或者“穿金戴银”,或者包
如此情形下,人们自然也有了“月饼变味”之叹――原来寄托于月饼上的那份田园牧歌式的中秋情怀,被强烈的商业气息和人情世故“熏”得无影无踪。这样的感慨,既反映着商业社会的经济逻辑,又折射出社会生活的重要面向。
一方面,市场经济时代,作为商品的月饼内含着逐利的目的,因此,一切偏高的定价和精美的包装都可以在经济上找到动因。月饼包装前后的巨大利差,足以刺激商人们花很大的心思来琢磨如何装扮月饼。就此而言,月饼里面的商业味道不可避免,治理过度包装和价格畸高也应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而不只是一味不分青红皂白地挞伐。
另一方面,作为食品的月饼,附着了太多的社会内容,成为人们疏通社会关系网络的一个工具,食用功能反而大为弱化,更不要说其中的人文情怀。中秋节前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逾八成的网友认为,现在的月饼实际是礼品,不再是食品,与传统中秋文化也无甚关系。既然月饼成了联络感情、积累人脉、构筑关系网络的一个载体,那么其本身的品质自然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包装是否精美”,“价格是否很显档次”。这份礼物“流动”的重点不是为了美味的享用和情感的表达,而是服务于功利性的社会交往,其中甚至不乏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月饼里面掺杂的这种社会性功能,为“天价”和“过度包装”找到了埋单者,也刺激了很多卖家投机取巧,迎合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月饼承担的社会角色严重扭曲了它作为一般商品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特征。月饼的变味主要也在这一点上。结果就是,“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
中秋佳节传统很多,小小月饼并不能代表全部,但其承载的社会期望实在过多,因而,被过分包装和炒作的命运也在所难免。要使它们恢复到“食品”和“商品”的本来面目,除了贯彻国家标准,改变送礼的社会情势恐怕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