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几净的房间里,摆放着2700多个各式模型,来访者可以任意选择,在房间的沙盘上摆出自己设计的情景。心理咨询师则根据摆放的造型,分析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辅导。
这个沙盘游戏辅导室,是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八个心理辅导室中的一个。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判断力、自制力还不强;重感性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国颁发执行。3年多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大力关心和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道德教育――创新发展
每天清晨,在第一节课开始前的10分钟里,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小学生们都会享用一道“道德早餐”。老师们选择传统美德故事和身边道德话题,由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宣讲,在道德教育中唱主角,发表见解、表达心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取得进展。各地着眼解决重智轻德问题,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与评价制度,对各教育阶段德育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提出具体要求,将德育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自2004年起,全国连续开展了两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选,各地各部门以及中小学校上报的创新案例数量达4000多个。其中北京的“新童谣”、上海的“传统弄堂游戏”、吉林的“成长驿站”、浙江的“德育导师制”、福建的“科普大篷车”等在全国的推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未成年人心理生理教育取得进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都能随时随地获得指导与帮助,这得益于当地正在构筑的市、县(市、区)、学校及社区未成年人三级心理维护网络。到今年年底网络建成后,石家庄全市将实现未成人心理维护工作的全覆盖。
文化环保工程――净化环境
“黄姐姐,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再也不迷恋上网了。”9月,今年秋季开学的第一天,初中生小聪来到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北厚社区,央求青教办主任黄丹,“再有模拟法庭活动一定还要叫我参加呀。”
原来,北厚社区暑假里精心组织了“少年模拟法庭”演出,讲述了两个中学生因无钱上网而抢劫、走向犯罪道路的故事。小聪和20多名孩子一起,背台词,看庭审程序,学习法律常识,声情并茂地为社区居民一连献上了7场庭审纪实,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启迪。
几年来,全国“文化环保工程”强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发展势头良好。各地统一清理中小学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及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坚决取缔黑网吧,校园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非法网吧泛滥状况得到遏制,经营秩序明显改善。
打击淫秽色情网站、声讯台和“裸聊”专项行动,净化网络游戏、净化手机短信行动,建立健全广播影视监控制度……一项项保护措施的推开,有效遏制了有害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扩散,荧屏声频黄金时段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明显减少。
各地认真总结推广天津市和平区的经验,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一批优秀教师进入社区担任辅导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社区则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进一步净化。
少儿文化产品――润物无声
据出版界人士介绍,近年来,全国未成年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推介力度明显加大。2004年以来的3年中,各地实行少儿读物出版资源倾斜政策,大大增加了面向未成年人的重点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选题,适合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歌曲童谣、影视戏剧、电子音像出版物以及国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2004年至2006年的3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分别达到21800分钟、42700分钟、82300分钟,比上年分别增长71%、96%、93%。
到目前,全国296个省辖市已全部实现央视少儿频道落地覆盖,21个省级电视台、9个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和3个地市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没有开办少儿频道的地市级以上的电台、电视台百分之百开办了少儿栏目。
3年来,各地不断见诸报端、荧屏的讯息表明,不断深入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不断丰富的未成年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如春风,似春雨,滋润着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灵,深刻改变着他们的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来自公安部的一份统计说,2006年全国抓获的刑事犯罪案件人员中,14岁至17岁者下降10.1%;不满14岁的下降12.6%。
2004年以来,北京市连续3年开展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测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文明素质明显提升。2006年与2004年相比,“为班集体服务”、“自觉节水”、“不随地吐痰”、“自愿捐献钱物”等10多项测评指标,学生得分平均提高了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