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展现党的光辉历程讴歌改革开放成果

2007-09-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决定于9月中旬至10月底在全国广泛开展“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展播月”活动。参加展映展播的影片以再现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弘扬时代主旋律精神,讴歌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成果,促

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优秀国产影片为主要内容。其中,展映的新片有《青藏线》、《八月一日》、《东方大港》、《我的左手》、《五颗子弹・・・・・》、《夜・明》、《亲兄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隐形的翅膀》、《千钧一发》、《倔人吕尚斌》、《星星之火》等,此外,获得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的《张思德》、《云水谣》、《太行山上》以及部分往年生产的优秀影片也同时进行复映。

为配合此次展映活动,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优秀国产影片系列评介活动”。活动选择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重点影片,组织观众、专家和新闻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放映、研讨和推介活动。评介活动得到各个方面的积极支持与热烈响应,观众参与踊跃,专家评点中肯,取得了良好影评宣传效果。本报从评介活动中选择3位专家的影片评论文章予以发表,希望能够引起读者朋友的关注。

重读的意味

???----《八月一日》观后

张东(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

故事梗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杀绝、被吓倒、被征服。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发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发行放映分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编剧:陆柱国赵琪刘星李平分宋业明

导演:宋业明董亚春

主演:刘劲 侯勇 吕良伟

摄影:姜力军 王敏 宾主 于学军

200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个日子对于中国的意义已不用赘叙。年年,我们都在反复咀嚼。这部以“8月1日”命名的影片其实已经标示出自己是一部重读历史之作。

8月1日,已经被读了80年,这其间有足够多的发现感悟,被不同的人记录、抒发。使之保持着持久的魅力。电影的一次重要重读发生在1981年,它的记录者是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今年的重读是由同样以8月1日这个日子命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完成的。

八一版的重读,意义也在于发现。影片的创作者在谈到《八月一日》的创作缘由时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量历史史实的新发现、电影技术和观念的日新月异,使得重新拍摄南昌起义有了必要性。其实这里的“发现”不仅仅限于史料、史实,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发现。历史是一段有头无尾,无限延伸的时间轨道,昨天的事情,今天已经成了历史,再来回忆便是读史。所以我以为对历史的讲解,有近读和远读,近读常常是在历史事件刚刚发生,或刚刚过去,远读则在过了相当的时间以后,有了一定的距离之后。虽然两者并不能完全区别开来,但是近与远读史的角度、感情、甚至目的都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近读更感性,特别是在当事人还在的情况下,站在自己的立场,回忆发生过的事情,情感的因素、情绪的因素,包括个人认识的局限,都会对客观反映历史产生一些影响。在影视创作中,近读比较注重讲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兼有新闻的作用。远读相对更理性,更客观,它站在中间人的视点,从具体事件中走出,站在一个更宏阔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冷静的剖析。同时,一些新的史料不断被发掘出来,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原有一些模糊的观念也逐步清晰,这些都是重读的基础和前提。

《八月一日》得到了史学界专家的认可,其重要的一点,是该片对于一些曾经被误读,或者因为时代原因,有意或无意回避的问题和人物的把握。例如陈独秀,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把他反对“南昌起义”的反面人物来刻画。陈独秀反对起义是真,但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为什么反对?这些问题很少有人理会,或者是有意不去理会。在一些作品里,陈独秀几乎就反革命。当然,这与时代和历史的限制有关,现在我们可以更接近历史真实来表现这个人物。作为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他反对起义,一方面是对形势判断的偏差,他认为起义的时机不成熟,还有来自共产国际方面的压力,绝不是想与革命为敌,更与他的人格、人品无关。实际上,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当事人在当时很难看清楚它的全貌,是后人在经过历史见证后才能说明白的。《八月一日》比较客观地表现了陈独秀及当时的党中央在起义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也表现出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幼稚,这可能也是革命必须付出的代价。影片中周恩来为陈独秀送行的一场戏非常有意味:在武昌一所老宅子里,陈独秀收拾行装准备离去,周恩来起来送行,他带来了陈独秀的儿子被反动派杀害的消息,在凄风冷雨中,陈独秀黯然落泪,他不顾周恩来的挽留,独身走出,周恩来??地站在雨中,望着烟雾迷茫的长江沉思……一位历史专家在审看了《八月一日》后专门给剧组写信,对作品给予肯定,他认为该片对陈独秀这个人物政治尺度、分寸的把握是以往文艺作品少有的。

“刻画起义中的人物众生相”是《八月一日》的创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影片的魅力之一。

在大革命的潮流中,各色人等都是上台表演一番,而“南昌起义”这一事件,就成了形形色色的“众生”展示“众生相”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叱咤风云,有人豪气冲天,有人光明磊落,有人委琐暧昧,有人选定了人生道路,有人改变了生命的轨迹。这一切构成了无限丰富的社会画卷。好的讲史者应该只须描述出这样的场景,让观众自己去感觉、去评价。而不必跳出来去说教。在《八月一日》搭建的这个大舞台上,有几个人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独特的“众生相”。比如贺龙,他是一个从旧军人行伍中走出,走进革命队伍的元帅。“南昌起义”实际上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部影片表现了这个过程。影片开始时,贺龙身上多少表现出一些“匪”气,包括他的语言、行为,包括他的部队抢粮、下级军官争斗等间接流露出贺龙坎坷人生的痕迹。同时对贺龙的侠骨热肠,正直凛然也是大力彰显,使他的转变有充分的依据,像他救芳芸,帮魏老三,临危不乱,果断处理叛乱事件等。

汪精卫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但在此前,他却是一名国民党的左派。南昌起义是他走向反面的第一步。所以《八月一日》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转向中的汪精卫,“四・一二”以后,从上海逃出的周恩来匆匆赶到武汉,去见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汪精卫此时的态度还是暧昧的,他想“东征讨蒋”,又想反共,还想为自己争势力,所以在几股力量中周旋,但是他说的一句话显露出他的阶级本性:“贵党的农民运动常有过激之处,举事谋反的事件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在他感到共产党要拿起枪杆子,对自己阶级的利益有损害时,出于阶级本性,他必然走向反面。

南昌起义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周恩来,最难塑造的人物也是周恩来。周恩来的难度可能来自他的“完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这也是以往一些影视作品中周恩来的形象总有点温?水的原因。“南昌起义”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极有光彩的一页,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周恩来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干和指挥能力。26年前,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汤晓丹版的《南昌起义》没有能酣畅地展现周恩来的风采。今天,我们再次重读南昌起义,对于周恩来理所当然要有新的解读。《八月一日》把周恩来放在矛盾的中心,给为展示人物的才华搭建好了舞台。“四・一二”以后中国革命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从血泊中走出的周恩来,痛切感到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所以他极力主张武装起义,建立人民自己的武装,但此时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复杂、残酷的局面,敌人的强大,来自不同方面的军队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来自党内和共产国际方面的压力,都把周恩来推到风口浪尖上,再加上周恩来此前在上海等地组织的起义失败,他深知自己已经“输不起”了。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起义的组织工作之中,他用坦诚争取贺龙的加入,用理解赢得了叶挺的信托,用宽厚、智慧团结了不同方面的力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周恩来与张国焘尖锐的争论,绝对鲜见的“拍桌子”。在起义前夕,出现叛徒时,周恩来果断决定起义提前两小时,保证了起义的成功,让观众看到一个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周恩来。这是影片给我们的最宝贵也是最新鲜的感受。

追踪英雄的二次成人之旅

――看影片《我的左手》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故事梗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侦察兵胡小军在执行军事任务时,英勇负伤,失去右臂。康复后,胡小军坚决留在部队,要做一名出色的军人,从此,独臂英雄胡小军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战争”……面对一次次挫折,他凭着坚定的信念,超强的意志和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及崇高的情怀,打赢了“一个人的战争”,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篇章。

    出品:天津电影制片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

       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

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编剧:黄丹周劲翔

导演:陈国星乔和平

摄影:王小列

主演:马跃徐筠

看完《我的左手》,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个念头:刻画部队英模人物的影片有了新的起色,在打造观赏或娱乐效果方面有明显的进展。

这部影片是根据断臂英雄丁晓兵的英模事迹改编的。这类英模影片的拍摄一向颇费踌躇。道理很简单:既要从生活真实角度去阐释主旋律理念,又要追求一定的观赏或娱乐价值,这两者如何可能兼顾?自从有主旋律影片以来近二十年时间里,这类影片中尽管不乏佳作或精品,但多数往往单顾前者而难以同时兼顾后者,所以市场效益偏低,在电影史上更难以留下真正有力的影踪,不少很快就随风而逝了。但这部影片显然不在此列。编导并没有按照以往一般英模人物刻画的老套去构想,而是独辟蹊径地开辟出一条英模塑造的新道路。这新道路简要说就是:通过把英雄纳入二次成人的文化传统轨道,在观众心中激发起成人成才上的普遍感动和启迪。这确实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在男主角胡小军身上,正集中渗透进我所说的这种二次成人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久远的历史。希腊神话中就有著名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诞生、受难、死亡、再生的传奇故事,这种二次诞生与成人的故事框架后来演变成西方文学中人物性格的一种塑造模式以及被一再张扬的酒神精神。在我国,古代孤儿总是离开亲生父母才能成长,但最后也只能回归亲生父母身边“归总复姓”才真正成人。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秦重先是跟随养父朱十老改叫朱重,最后回归秦重。同理,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人公需要在帮手指引下经历二次成人过程才能曲折地成长。影片《红色娘子军》里的吴琼花,就是在洪常青的帮助下,经历了从女奴到女兵再到女指挥员的二次成长历程。如果说吴琼花在洪常青指引下成长为女兵属于第一次成人,那么,她在洪常青英勇就义后含泪接过他的包而举行入党宣誓,则宣告了她的二次成人的完成。《我的左手》诚然不一定明确或有意识地追溯这种传统,但是,实际上,它却显然让我们目击了英雄的二次成人过程。侦察员胡小军在一次战役中屡建战功,但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炸断了右臂。在他即将被确定阵亡时,因队医范春晓的细心而被救活,从而获得第二次生命。但二次诞生并不简单地就等于成人,这种成人其实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他因失去右臂而情绪低沉,当英雄的资本几乎已丧失殆尽。如何再度成为英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再度成人。影片正由此展开叙事重心,细致地刻画了这位英雄在断臂后的艰难的二次成人过程。当他看到白发母亲、想到为救他而牺牲的战友邓,终于逐渐地重拾自信,开始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用一只左手努力当不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与此同时,胡小军还对救命恩人范春晓依依不舍,发起执著的爱情攻势,使她最终被打动,甘愿一生做他的右手。这种二次成人过程的刻画实际上比刻画第一次成人远为艰难和充满风险,因为主人公是以残疾人身份而寻求重新成人、甚至是成为英雄的。他面临的是末路英雄般的自我救赎,通过这种顽强的自我救赎才最终再度成为英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小军以其二次成人事迹会产生积极的励志作用,足以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励志偶像。

在展开具体的人物塑造时,影片在人物性格的鲜明上狠下功夫。胡小军和范春晓分别由近年颇有人气的马跃和年轻演员徐筠饰演,颇有青春励志偶像的架势。为了在二次成人过程中突出鲜明的人物性格,影片设置了至少三条故事主线:首先是注意写胡小军如何通过苦练而达成自我血性或英雄气概的复归;其次是说他如何忍痛不抛弃战士如炊事员廖保才、犯错误的冯凯,即使让全连失去荣誉也在所不惜;最后是表现他如何苦苦思念和追求范春晓。这三条线索密切地交错在一起,使得人物刻画具体、细致而又感人。

影片通过上述刻画而形成了特定的基调,这就是一种血性柔情。通过胡小军的左手苦练,使他重归血性,体现了阳刚、英气的一面;又透过他对范春晓的苦恋和追求过程,释放出他性格中柔情的一面。影片就是这样有意识地让这两种不同性格特性、不同美学风格交融在一起,汇为一体,造成血性与柔情相互交融的影片基调。

同时,影片还注意回到日常生活中去精心搜寻,为英雄的二次成人设置出一系列逼真的细节,如母亲织毛衣、师长命他左手拿枪装子弹、父亲让他摘下英雄勋章、他自己替战士吃泔水馒头及深夜开橱窗偷范春晓照片等。这些逼真细节加强了影片的感人效果。

影片围绕血性柔情基调的刻画,还形成了实写与虚写、纪实风格与抒情风格结合的效果。结尾,当胡小军在率领战士野营拉练的间隙又一次沉入对范春晓的思念和幻想时,适时地幻化出突然降临的美丽的范春晓,幻想变作现实,立时在战士们中间引起了欢呼和轰动。英雄终于赢得美人,这等于说胡小军终于二度确证了自己的英雄身份。这一场面和效果恰似英雄的二次成人仪式的完成!这一点无疑也是影片的成功之处。当然,影片还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纪实风格与抒情风格的结合有时不够协调,如廖保才和冯凯两人的结局就可以处理得“虚”一点。尽管如此,这部影片取得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亲情沃土育崇高

――我看电影《亲兄弟》

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故事梗概这是一部描写由部队转业的年轻党员主动回乡,不顾个人病痛,以独特的方式带领兄弟和乡亲们建设环境友好、人际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这是一个描写兄弟亲情的故事,这是一个生命的故事……

    出品河北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

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编剧:申晓义 关仁山 卜可

导演:陈力

摄影:梁明 黄山

主演:刘钧 林津锋 柏青 王澜

《亲兄弟》,片名再平常不过了,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情感冲击。

这部片子的生活素材和最初的创作动机,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两个英模人物,一个是在部队查出患重病后立即回乡、舍生忘死带领全村人改变落后面貌的复员军人,一个是兄弟长期不和、当弟弟患白血病后却依然捐出骨髓挽救弟弟生命的当代农民。出人意料的是,创作者在影片中既没有采用常见的英模题材的创作模式,也没有完全采用一般家庭亲情剧的叙事方式。影片以当代我国农村变革为大背景,以主人公王三豆患病复员后回乡竞选村主任、奋不顾身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和王二根捐出骨髓救三豆子为叙事主线,通过对大苗、二根、三豆子三兄弟间及他们与母亲之间的亲情碰撞,通过对大苗与大苗媳妇、二根与艾艾、三豆子与翠儿的婚恋生活的生动刻画,把家事与国事融为一体,将亲情与崇高直接对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当代农村世俗生活的真实画卷,在打破已有的创作模式上作出了双重探索。一方面,与许多英模题材作品中常见的先进人物都不能顾家,在社会职务上作出贡献都要以牺牲亲情为代价的做法不同,《亲兄弟》令人信服地表现出:正是因为深深地爱着母亲和哥嫂们,深深的爱着翠儿及其家人,希望他们和乡亲们能生活得更好,三豆子才劝说二根不要与他竞选村主任,才不顾性命地以白血病之身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正是为了让亲弟弟能真正实现报效社会的人生理想,二根才毅然捐出自己的骨髓;正是因为早就把自己的命运与三豆子连在一起,翠花才交出房契让三豆子去抵押贷款集资办厂。凡此种种,都通过生动的亲情描绘给主人公们服务人民、报效社会的崇高选择夯实了伦理和人性的基础,深刻揭示了爱亲人与爱社会的统一,把英模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可信又血肉丰满。另一方面,与大量亲情剧中流行的封闭地去写亲情、割断伦理亲情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在联系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亲兄弟》则很有意味地描绘出:二根是因为自己也把改变全村面貌当作人生目标,所以才拒绝三豆子的劝说而坚持竞选村长;张艾艾是因不愿看到造纸厂对凤凰村的水质污染继续下去,才当众揭发在造纸厂当工头的哥哥为阻止三豆子当村主任而拉票的做法;大苗娘藏起三豆子的复员费、部队捐款和自己织布的钱,本是为他治病用,但当她明白了帮儿子圆了报效乡梓的人生梦才是对他的最大爱护时,对他“偷钱”去集资治污就由愤怒转为理解。诸如此类,给占据影片主要篇幅的亲情叙事注入了通向崇高的时代内涵,有力地提升了亲情、爱情、友情叙事的精神境界和情感冲击力。该片的探索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亲兄弟》能够实现亲情与崇高的直接对接和叙事模式上的超越,并能在布满悲剧因素的故事中昂扬起一种快乐的生命意味,我以为关键就在于创作者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中牢牢抓住了一个坚实的立足点和支撑点,这就是生命的尊严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大传》说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的尊严是最高的尊严,自强不息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是如此。《亲兄弟》对这一文化精髓的艺术把握首先体现在三豆子和二根的形象塑造及其相互间的性格碰撞上。对于片中的这两个主要人物,创作者在构思上同时赋予他们以强烈自尊的性格底色,并紧紧把握住了这种由家国同构文化土壤养育的男子汉尊严感必然要发展到以为社会为国家建功立业为人生目标的价值指向。影片形象地写出三豆子从小就爱显摆、争强好胜,在农村要当年轻人的头,到了部队也要当能人,自尊、做别人做不成的事成了他行动的不竭动力。被查出白血病后,正是在自尊和成就事业的思想驱动下,他把竞选村主任、实现老主任未能做到的全村奔小康当成实现此生追求目标的最佳选择。他开始不想接受二根捐骨髓,即使因为爱哥哥,也是不愿在二根面前示弱;他千方百计地逼狗蹦子关闭造纸厂,在造福全村的同时自己也尝到了胜利者的快乐。从片中我们看到,二根也是从小就喜欢出人头地、当能人,多才多艺。他不但能用吹管在玻璃上作画,能放电影,还对全村各家各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最恼火三豆子的,不是三豆子因误会打断过他的腿,而是那一棍的结果使他当不成兵,三豆子当兵后没有帮他到部队放电影以显其能。他坚持和三豆子竞选村长,根本原因是要向乡亲们证明他也能为报效社会做成一番事业的能力。两人都视自尊自强、自我实现为最高快乐,但三豆子明朗而又活泼,二根内敛而又严肃,于是兄弟之间的碰撞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与某些英模戏中评功摆好式的人物关系不同,也与许多亲情剧中人物关系的温情化处理相反,《亲兄弟》在三豆子与二根亲情关系描写上采取了强强碰撞、不断较劲乃至拳脚相加的外在形式,收到了反打正着的非常效果。因为两人都深深爱着对方,都希望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对方,所以他们的碰撞是维护自尊的碰撞,他们的冲突是争相为家乡做奉献的冲突,激情碰撞的结果必然是碰出了爱心,碰出了和谐,碰出了牺牲自己、造福乡亲的崇高人格,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至深。还有大苗娘与两个儿子的较劲、翠儿与三豆子的冲突、二根与艾艾的碰撞等,也都有反打正着之妙,越是较劲就越是彰显出爱之深心之善,令观者看得有滋有味。

影片的艺术呈现和它在精神内涵上的追求是互为支撑的。因为致力于展现主人公们的真实生存状态、在亲情中揭示崇高,创作者们在近乎原生态的影像呈现中激情灌注:摄、录、美、化、服、道全都在努力营造一个质朴、纷繁而又在变动中的生存环境和时代氛围;音乐和录音巧妙地传达着剧中人的感受和情绪;演员的表演情绪饱满,都致力于对角色的

深入把握而不是在演自己。在艺术呈现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能感受到创作者对影片主人公们的由衷理解和热爱,影片结尾处三兄弟用花车拉着自己的爱人沿街飞奔那场戏,是剧中人内心激情的一次大爆发,也是创作者给他们的作品主人公们的一个激情礼赞。与剧中人的基层劳动者的身份相匹配,影片中的台词没有半点说教,也没有长篇大论,人物对话都很生活化,并有着较强的动作性,与某些英模戏喜欢在台词中讲大道理相比,与某些亲情剧习惯于在对话中唠叨没完相比,本片的台词既不惹人生厌,又能很好地服务于主题的传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当代农村变革的匆匆脚步相呼应,影片的节奏是快捷的,不论是单个镜头的叙事还是镜头之间的衔接,都没有拖泥带水的东西,像造纸厂的污染和关停只用污水流出和厂房爆炸短短两个镜头就交待过去。镜头的运动感很强,看得出来很多镜头是摄像师在不断地走动和跑动中拍摄的,这样做的结果也大大增加了画面中所传达的时代生活的信息量。快节奏、运动感和大信息量都有力地调动了人们的观赏兴趣,避免了同类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沉闷感。我以为,从对审美视角的个性化追求来讲,从叙事模式的突破来讲,继《那山那人那狗》、《香巴拉信使》等优秀作品之后,《亲兄弟》为现实英模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新的成功和新的经验。同时,它的成功和经验也给影视剧中亲情戏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