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服务“三区”中赢得机遇

2007-09-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每一所高校都希望自己所处的地方人文荟萃、信息融通、经济发达、资源富集,因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学校如虎添翼,快速发展。按照通常的标准来看,这些条件长江师范学院似乎连一项也不具备。由于远离主城区,地处重庆市少数民族聚集区、渝东南贫困山区和三峡库区,有着七十余年办学历史的长江师范学院,长期面临着

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的困境。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长江师范学院通过积极主动服务‘三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功地在三峡库区确立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离不开’的地位。”该院院长戴伟说。

化区位劣势为办学优势

长江师范学院地处“三区”,主要生源地在“三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也回到了“三区”,“三区”理所当然地成了长江师范学院的“服务区”。离大都市远是无法改变的劣势,但离“服务区”近又变成了他们最大的办学优势。

戴院长介绍说,在扎根“三区”、融入“三区”、服务“三区”的过程中,学校获取了丰富的办学资源。这些极具地方性、民族性的办学资源,使长江师范学院确立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优势学科。1990年,学校启动乌江流域文化考察和科学研究,组织了乌江历史上首次全程徒步考察,在乌江源头竖起了第一座环保纪念碑。科研人员在乌江天险上留下的脚步,奠定了学校在“乌江流域社会与民俗研究”、“乌江流域区域经济与生态环保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地位。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很快成为重庆市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过去三年中,长江师范学院获得批准立项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都创历史最高。其中国家级课题中六成是地域文化课题,省部级课题中有53项是地域文化课题。长江三峡文化概论、乌江文化概论、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等选修课程,不仅提高了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服务地方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科研与“三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还使学校能够更加敏锐地把握当地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涪陵是全国著名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长江和乌江交汇处,“三区”的乌江画廊、长江三峡名满天下,生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长江师范学院据此设置食品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和环境科学等专业,与涪陵博物馆、涪陵太极酒店、重庆仙女山假日酒店等单位联合培养,强化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戴院长说,主动服务“三区”为学校创造了发展机遇,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更是将长江师范学院推到了实施国家战略的前沿。今年6月,重庆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推进城乡统筹的具体思路是通过“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点带面,以城带乡,逐步实现城乡全面、和谐发展。“一圈”即以都市区为核心,以1小时通勤(车程)距离为半径的“一小时经济圈”;“两翼”指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江师范学院所在的涪陵,正处于“一圈”和“两翼”的连接点。对于一所长期致力于促进“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来说,这无疑是占据了“黄金地段”。

向“不可替代”要地位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最年轻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之一,也曾经是同类院校中基础最弱、设施最差的一所学校。即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无论人才培养的层次还是整体科研实力,在重庆排名仍然不靠前,但学校在“三区”的影响力,却超过很多知名高校,因为他们的服务是全面的、及时的、长期的,也是“三区”最需要的。

王院长介绍说,“三区”多数地方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不快、基础教育滞后,需要吃得苦、留得住的合格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经济建设人才。学校就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并通过“三下乡”、“大手拉小手”等活动和一些特色课程,增强学生对“三区”的了解,密切他们与“三区”人民的感情。为了建成“三区”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高地,学校确定了“加强人文修养、强化理论基础、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三区”人才需求加大专业调整力度,设置地方急需的专业。在招生上首先确保完成“三区”计划。发展民族教育是长江师范学院服务“三区”的重点之一。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最早开办少数民族预科办的高校之一,2005年成立的长江师范学院民族学院,是重庆市民族教育预科基地。到2006年,少数民族学生已接近在校生人数的五分之一。

坚持主要面向“三区”培养人才,造就了长江师范学院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吃得苦、留得住”的品格。长江师范学院的毕业生长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为自己赢得了“‘三区’教育子弟兵”的荣誉,也进一步提升了长江师范学院的影响力。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更大的作为才能巩固和提升地位。长江师范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传统没有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坚持先教舍后住房,建起了重庆高校中最漂亮的图书馆和最大的实验楼群,还拨出专项资金、辟出专门场地,从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保存等方面,对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给予全方位支持。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进一步确立长江师范学院在“三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小服务”中求“大作为”

采访中,戴院长谈到,一所高校要在一个区域提升影响力,需要水滴石穿的坚韧。作为整体实力不算强的地方性院校,我们很清楚自己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次或几次、一年或几年的行动确立在“三区”的地位。我们坚持“突出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地方发展”的定位,努力在长期持续的“小服务”中争取“大作为”。

“三区”基础教育师资薄弱,该校就开展民族教育师资培训。从2001年起,先后举办了“中小学校长、主任提高培训班”、“中学音乐、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县级培训班”、“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近万名学员,已经成为所在地方教学和教育管理骨干。三峡工程刚刚启动,他们就增设了“经济管理与移民开发”专业,并筹办“三峡移民培训中心”。针对管理干部队伍不适应新直辖市发展需要的矛盾,他们在重庆直辖前后开办干部专修班,提前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三峡库区储备和培养人才。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为“三区”解决了实际问题,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2005年,长江师范学院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在重庆市委组织部近几年的选调生考试中,该校的合格人数每次都居全市前列,通过“重庆市农村特聘教师岗位”考核的学生人数,已经连续两年居重庆高校第一。

学校引导科研人员根植“三区”,由注重理论研究转向注重应用研究。一些研究项目,从学术和职称评聘角度看没有多大价值,但能解决当地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就精心组织科技攻关。《涪陵三农网建设》、《武陵山野生食(药)用真菌物种资源及菌种驯化研究》、《武陵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红豆杉群落的生态学研究》、《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特性研究》、《重庆市珍稀濒危动物黑叶猴的生境选择及行为研究》、《乌江流域重金属类环境激素的迁移及其在食品中的残留状况研究》,都因紧扣“三区”急需,很快获得重庆市科研项目立项。实践证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科研政策,也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赢得了机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