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快速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和谐”理念,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自2005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外交更加成熟、务实。无论是在双边,还是多边舞台,无论是扩大合作,还是解决冲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大国关系良性互动
和谐的大国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中国与大国之间良性互动不断加深。
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更是建设性合作者,共同肩负全球责任已成为共识。中美高层会晤频繁,战略对话、战略经济对话定期举行,军事交流不断。
中俄两国长达4300公里边界线走向已全部确定。两国签署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互办“国家年”。目前,两国已在制定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9年至2012年的实施纲要。
中日关系历经5年僵局终于缓和。双方在发展战略互惠关系上达成一致。尽管近期日本政坛发生变化,但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不会改变。
中欧关系全面深入。自2003年双方确定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政治对话和经贸、科技、能源、防扩散、环保等各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2006年9月,双方一致同意启动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
积极构建和谐周边
中国主张开放的地区主义,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桥梁,积极推进周边利益共同体。
在平等协商和互谅互让的原则下,中国已经与其14个邻邦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22000公里的陆地边界已有90%得到划界。在海洋能源问题争端中,中国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已经同包括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一些邻邦在共同开发矿产能源问题上达成共识。
中国还推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始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中国对泰国的水果、蔬菜等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单方面向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扩大特惠关税产品范围。中国的老百姓能够轻松买到榴莲的同时,泰国人民也吃到了山东的苹果。
全方位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出访拉美、非洲、中东等地区,足迹踏遍几十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建立合作论坛,与安第斯共同体建立了磋商与合作机制。自2002年以来,仅中国援建发展中国家超过亿元人民币的会议中心、办公楼、剧院等标志性工程,就有29个。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8项援非政策措施,赢得48国非洲领导人的高度赞誉。随着非盟会议中心在亚的斯亚贝巴奠基、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并承办的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北京开业、首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揭牌等,8项援非政策措施正在逐一得到落实。
认真履行国际责任
面对地区冲突,中国坚持和平谈判、外交磋商。中国倡导和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派出维和部队深入苏丹达尔富尔、利比里亚等热点地区,主张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面对受灾国,中国尽己所能提供援助。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中国认真履行各项承诺,为世界经济增长,尤其是亚洲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中国还在全球气候变暖、公共卫生等领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5年时间,中国更加融入世界,世界也更加依赖中国。和谐理念,这一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外交上的运用,将引导中国实现稳定和繁荣,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