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昔日“活石秀” 今朝百岁翁

2007-10-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国平 我有话说

他叫王华运,湘剧科班出身唯一健在的表演艺术家,此时此刻,正在岳麓山下静静地咀嚼一个世纪的艺术人生。

恕我经历浅

显,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百岁老人。

老人家三个月前已经年满101岁了,近来他身体有些不适,而且耳朵有些背,沟通起来很是困难。他坐在背椅上,安静地看着我们跟他的夫人刘淑媛交谈,满脸笑意盈盈,眼神慈祥有力,充满了期待。或许,他正在期待着向人诉说,诉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特别是钟爱一生、奉献一生的湘剧。

唱腔一亮定乾坤

他原名范罗生,1906年7月13日生于湖南宁乡,跟刘少奇是同乡。3岁时父亲病逝,就随母亲再嫁到一位王姓人家,更名王嗣羲。从8岁开始,他辗转到不同的小学读书,12岁时进入西园明德中学读夜校,执教鞭的是徐特立。1921年辍学回家在百货店当学徒,翌年冬,进入私人开办的华兴科班学唱湘戏。按照行规,他这批学员是“华”字辈,于是再次更名。从此,与湘剧结下了长达85年的不了缘。

学习过程中,师傅发现他是一块学小生的好料,就让他专司小生,拜当时四大小生之一的粟春临为师。历经三年的摸爬滚打,他顺利出师。

湘戏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学员甫一出师,就要到大河边亮亮嗓子。所谓的大河边,是指长沙以北湘江沿岸的丁字湾、铜官、靖港、乔口、包公庙等集镇码头。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大多是湘剧戏迷,见识广,眼光刁,一旦觉得哪出戏不对胃口,轻的是喝几声倒彩,实在无法忍耐的就扒下脚上的草鞋扔向戏台,一点也不给演员台阶下。所以,“大河边的戏难唱”这句话曾在湘剧界叫得很响。

年轻的他一亮相,由于扮相俊俏、做派正当、唱腔到位,立即被这些“刁戏迷”所接纳。一步顺,步步顺,很快他就在湘剧界占据了自己的位置。1931年9月6日的《湖南晚报》刊载的《湘剧梨园之怪杰》一文中就提到:“……《救主》之赵云,《白门楼》之吕布,《翠屏山》之石秀,除吴绍芝外,仅见(他)一人……”虽然他的戏路很宽,高腔、大靠戏、官衣戏都能得心应手,但是戏迷慢慢发现,他所饰演的石秀、周瑜格外精彩。1935年9月20日长沙《大公报》率先称誉他是“天彗星拼命三郎石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沙各戏院中难空几天不上演《借箭打盖》,原因是他扮演的周瑜精彩绝伦,戏迷们都愿意来捧他的角儿。于是,“活石秀”、“活周瑜”的称号不胫而走。

它帽戏《兄弟酒楼》是他的代表作,内容来源于《水浒传》,讲述的是好汉石秀发现结拜兄弟杨雄的夫人潘巧云与人私通,就在酒楼相会时如实告诉了杨雄。湘剧研究专家范正明对他扮演的石秀赞不绝口――“他以粗犷敏捷的台步上楼,猛地落座,在酒保欲走时大喊一声:‘转来!我兄弟在此有几句家常话讲,有事叫你,无事不用前来,滚!’这段台词说得斩钉截铁,声震屋瓴,目射寒光,神情彪悍,活脱脱一个拼命三郎!”

“共赴国难”誓不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时他受聘于长沙新舞台共和班。他明白国难当头,戏剧自有其特殊的职能唱出战斗的号角,于是,他决定秉承湘剧界优良传统,全力参与到抗日大潮中。在他的倡议下,湘剧同仁在演出时都佩戴上“共赴国难”的袖章,他还组织成立了“戏剧界抗敌后援会”,与同行一道创作了旨在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的《倭奴毒》剧本。这出戏在长沙6家剧院轮番演出,一时轰动全城,开湘剧艺人抗日救亡之先声。

1938年冬,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六处处长的田汉来到长沙,在湘剧艺人中宣传抗日救亡,还组织成立了3个湘剧抗日宣传队,周恩来、郭沫若均到会讲话,并授予队旗。当时他受聘的益阳湘戏班没能编入这3支队伍,于是他就积极奔走,争取加入抗日宣传队的行列。1939年4月,他终于如愿以偿,担任续编第五队领队,奉命活跃在益阳、洞庭湖区一带,演出了《讲汉渔歌》、《土桥之战》、《梁红玉》、《骂汉奸》等剧目,积极宣扬民族气节,激励军民反抗日寇侵略的热情。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已经成为湘剧小生“第一把交椅”的他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工作团。尽管参军只有普通战士的待遇,但他没有犹豫,而且还将全部的演出行头都捐献给了剧团。

“国家”“艺术”两不忘

车前子在评述张仃先生时,曾经感慨:“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有热血和最有理想的一代人,也是最受磨难的一代。国家,艺术,在老人心目中,像吃饭时拿在手上的一双筷子一样自然。”用这段话评介他,也是十分贴切。

1985年,在从艺60周年纪念会上,他说自己所获得的微薄成就都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归功于群众,我个人是微不足道的”。1994年在祝寿会上的答谢辞中,他再次感谢党和国家让他翻身成为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并且过上了幸福愉悦的晚年。85岁时,他用格律诗的形式写下遗言,其中的一句是:“艺人翻身全亏党,儿孙代代切莫忘。”90岁时,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前四十三年奔波在酸咸苦辣的坎坷路上,后四十七年才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幸福甜途。”

对于自己挚爱的湘剧,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早在青年时期,一些市井小报对湘剧女艺人有侮辱之辞,他挺身而出,带领一些青年演员勇闯报馆,要求赔礼道歉,结果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追捕。当时国民党的戏剧审查机构对戏班上演的剧目时有无端刁难,甚至下令禁演,他曾单身闯入湖南省党部,与审查机构的官僚论理。

湘剧表演艺术家李自然回忆起1957年跟随他到各地演出时的情景。那时候,他患有偏头风,一旦发作就大汗淋漓,要立即躺下休息。他就请李自然等年轻演员帮忙捉来名叫“土狗子”的小虫,放在火上焙干,再用小手巾包好贴在痛处,说是能止痛。待痛疼稍有缓解,就带领演员继续排练。

有一次他们到沅江演出,一到驻地,就打出了上演《百花赠剑》的布告,由他和李霞云主演。但就在演出前一天晚上,李霞云突然生病,无法登台,怎么办?身为队长的他毅然作出决定,让李自然担纲主演。这让16岁的李自然“简直吓呆了”,因为要学好这出戏,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她哪敢应下?他假装生气,恶狠狠地说:“你这妹子怎么这样不听话?还不赶快学戏?”她只好一边哭一边同他配戏,直到晚上化妆时心还悬在半空。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突然要求化妆师把自己化得漂亮一些,理由是演了几十年的《百花赠剑》,这是第一次带16岁的“小公主”一起主演,“如果妆不好,我会配不来的”。李自然知道这是他故意开玩笑来消除她的紧张情绪。结果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卸妆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李自然说:“自然哪!我晓得你能完成任务,作为一个演员,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多到舞台上去滚……其实,我比你还紧张,到现在才松了一口气……”李自然顿时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

提携新人是他后半生努力的方向与追寻的目标。1959年,他受命担任湖南省戏剧学校(现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湘剧科主任,从此把培养湘剧新生力量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湘剧遭遇了空前困境。他俨然成了湘剧的代言人,一旦出现对湘剧有微辞的声音,他犹如救火队长,一定会出来“以正视听”。他告诉学生们戏曲走向低谷只是暂时现象,一个剧种是兴是衰,关键是艺人是否愿意去支撑、去奋斗,“只是杞人忧天是不行的”。当有人说湘剧没特色时,他立即总结出湘剧的“行当少、剧目大、声腔土、脸谱精、表演细”等五大特点。

为了让人们见识湘剧的独特魅力,1981年,76岁的他登台主演了《兄弟酒楼》,中国艺术研究院同仁还专门制作了录像资料,好友陈青霓、文忆萱贺诗咏道:“周郎豪气今犹在,石秀雄姿尚可窥。”1987年,82岁高龄的他再度登台主演了拿手好戏《百花赠剑》,依然是宝刀不老,好评如潮。

除了身体力行,他还不断总结经验,诚恳地告诉后学“若要功夫深,天天莫放松”。

他认为“若要戏传神,目的要弄清”,不论是唱词、念白,还是动作、表情,演员都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举例说自己一直弄不明白《红书剑》中杖仲和高真在公堂对白时说的一句“乘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通过翻阅资料才明白这句话是从四书上借用的,杖仲是熟读诗云子曰的人,这里用的是一个譬喻,不是真的骑马穿皮袍。如何明白每一出戏所涉及的人物、典故,他的经验是翻《辞源》,于是还获得了“王辞源”的称号。

他一直主张对湘剧进行改革。他特别提及在传统剧本中常常先要念引子,接着是念定场诗,随后自报家门,再来一段长皮,“唱唱念念,还是那几句现话,使人不耐烦,这肯定要改”。但是脱离基础奢谈革新是无源之水,“人家就会说你不姓湘了”。

去年6月他百岁寿辰的前夕,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湖南湘剧院联合开办的2002级湘剧班汇报演出在长沙举行,他欣然亲临现场观看了演出,还到后台看望了这些年龄在15岁至18岁之间的小演员们,他是在用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们打气助威。

“空来空去乐无疆”

李自然还记得,尽管偏头风经常让他痛苦不已,但他给人的印象是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喜欢讲笑话逗人开心。学生对他的评价是喜欢“策”的“老顽童”。在长沙话中,“策”是“开玩笑”、“调侃”的意思。甚至好友在观看电视剧《神雕侠侣》时一出现老顽童这个角色,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还寄来诗作一首表达心声:历尽沧桑万念空,神蛇牛鬼一般同。人生如戏亦如梦,何妨长演老顽童。

夫人刘淑媛说,他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生死看得很淡。85岁时就把挽联写得工工整整,并要求子女在百年之后把它高高挂起:艺坛饰英雄,高官显爵俱幻境;社会无名卒,毕生劳碌梦一场。除了挽联,遗言也写得坦坦荡荡:一生劳碌渺茫茫,夫妻儿女各分张。在生不够恭和敬,死后何须哭爹娘。咽气立即送火化,骨灰马上抛大江。我在世时少知己,身后不必讲排场。冷冷清清无牵挂,空来空去乐无疆。艺人翻身全亏党,儿孙代代切莫忘。

这两年,他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楼,身体好的时候,每天都是7点起床,8点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早八点》,9点散步到学校传达室拿报纸,看完了就立即送回,下午4点再出去走走。学校一位老师说经常看到他一个人上下多级台阶,如果谁上前搀扶,他就不肯迈步。到了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他就准备睡觉了。不过睡觉之前他一定要做一件事,那就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在台历上记下当天的天气情况,这是坚持了10多年的习惯,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好玩”。

采访结束时,我向他深深鞠躬,他挥了挥手,眼神依然慈祥有力。

他叫王华运,湘剧科班出身唯一健在的表演艺术家,此时此刻,正在岳麓山下静静地咀嚼一个世纪的艺术人生。(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1987年2月1日晚,82岁的王华运(右)和72岁的郑福秋共同主演湘剧经典剧目《百花赠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