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工程能力训练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2007-10-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苗家生 通讯员 邢俊国 我有话说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的发展,以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取得显著成效。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院长王维日前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和实践,接受了

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要求人才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一所为国防科技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工科院校,如何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王维:新形势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我们审时度势,在开展全员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围绕加强基础、突出实践、注重素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就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作风踏实的、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是科学构建理论基础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教学体系的优化,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点。三是以高水平教学平台、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产学研互动为前提和基础,为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和条件。四是在培养方案实施中注重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毕业设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实践能力训练与人文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四个方面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促进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记者:近几年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在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维:我们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三个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格局。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次,侧重基础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科学原理和概念的深入理解,着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拓展层次,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层次,侧重综合素质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个开放性格局即校内“资源共享型”、校企间“优势互补型”以及国际间“交流融通型”。在校内“资源共享型”开放格局中,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所有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开放力度,鼓励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充分利用,进行课内课外、必做和选做实验,实现资源共享。在校企间“优势互补型”开放格局中,学校创建了50多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鼓励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实验室、生产车间、施工现场等优质实践条件,开展实验、研究、做毕业设计(论文),聘请厂所的高级专家做兼职教授,开展联合办学,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在国际间“交流融通型”的开放格局中,通过与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大学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进行教师科研学术交流,扩展师生知识视野,在交流融通中提高实践能力。

记者:您为何多次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王维:强调教师工程实践背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沈航办学的经验和一贯做法。多年来,我校围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对专业课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决定》等文件。近年来,我校在师资引进条件中规定,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优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新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到校外实习基地学习锻炼半年至一年。为了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实践基地,学校分别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等厂所合作,为我校教师提供工程实践条件,并在这些厂所设立了“沈航博士青年教师工作站”。开展产学研互动是使教师跟踪当代科技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发挥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的优势,充分发挥辽沈地区军工系统单位密集的地域优势,通过推进“产学研”互动,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实现学校教学链、科研链与区域产业链的有机链接,在为国防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贡献的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情况。

王维:我们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学校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体系,设立课外社会实践与文化科技活动实践学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校专门建设了大学生活动中心,还投入专项经费资助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和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航模、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活动,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校大学生多次在数学建模、机械创新、电子设计、航空模型、“挑战杯”、艺术设计等大赛中获奖。近三年来,仅上述6项竞赛,我校学生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奖182项,其中获国际奖和国家级奖41项。学校还依托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近5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实践培训条件,使学生了解到了国内一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获得了一流的维护实训。学校还利用校内特有的资源,建设了6个校内实习基地,这些校内外实习基地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工程情景模拟的培训模式,增强了学生对工程实践的体验。沈航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水平的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认同,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办学声誉逐年提高。学校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满意度总体较好。根据学校对重点用人单位的走访和向100多家毕业生所在单位问卷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适应快,用得好,留得住,踏实肯干,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沈航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上升,年底就业率平均达到95%以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