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静默舞台演绎非凡人生

2007-10-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巴黎记者宋斌 我有话说

驰骋世界艺术舞台半个多世纪的法国著名哑剧艺术表演家马塞尔・马尔索9月22日在法国西南部城市卡奥尔去世,享年84岁。艺术家的去世打破法国平日周末的平静,法国各大媒体次日频发文章,缅怀大师的艺术人生。

法国总统萨科齐称赞艺术大师:“他把舞台艺术带到完美的高峰”。菲永总理也赞赏其为法国著名的哑剧表演家、世界知名的艺术大师和勇于抗击纳粹侵略的法国抵抗战士,法国民众将怀念他。葬礼9月26日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举行,按家人意愿,亲朋好友和各方知名人士在“静默”为主题的大提琴音乐中告别大师。

自创“毕普”形象演活人生

马塞尔・马尔索原名马塞尔・芒日尔,1923年3月出生于法国东部斯特拉斯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自小钟爱表演艺术。二战爆发后,孩提时代的他不得不随家人于1939年躲避到法国西南部城市的利摩日,改名隐藏犹太身份,就读该市的装饰艺术学校。德军入侵后,其父被关押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并遭纳粹杀害。马尔索随后投身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抗击纳粹的“自由法国运动”。从1943年开始,他进入由法国艺术家查理斯・杜林在巴黎莎拉・班纳尔剧院开办的戏剧艺术学院,继续不到2年的学业,并认识了他崇拜的哑剧表演艺术家艾迪安・德克鲁。巴黎解放时,他毅然加入法国第一军,参加了与美军并肩攻克德国的战役,同时也通过战地演出为战斗在死亡线上的盟军士兵带来快乐。战争结束后,马塞尔・马尔索又回到利摩日装饰艺术学校,并尝试绘画艺术和研究搪瓷工艺;鉴于对戏剧的喜爱,他不久又找到了查理斯・杜林先生,并师从德克鲁。1946年他在滑稽剧《浸礼会信徒》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得益于对戏剧的钟爱和自身天赋,马塞尔・马尔索于1947年大胆创办了自己的剧团,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滑稽哑剧演出团体。从此,其事业开始逐步上升。神情哀伤、喜乐无常和穿着条纹工作服、戴着老旧的高圆筒帽的的白面小丑角色“毕普”形象被大师的肢体语言表露得淋漓尽致,形象深入民心,一直受到法国乃至世界各国观众的爱戴。从此,“毕普”小丑角色正如卓别林的“小流浪汉”,成为马塞尔・马尔索的代名词,而“毕普”的冒险精神与行为也被比作堂吉诃德,广为流传。

喜爱表演艺术的他自幼经常认真模仿“最伟大的无声电影”演员夏洛特的表演技巧,如痴如醉,他认为演员是在用全部身心展示心灵。他透露曾与卓别林只见过一次面,印象深刻。那是在巴黎的奥利机场附近,当时其曾与著名演员简・芳达一道共同出演法国著名导演罗杰・瓦迪姆执导的《太空英雌芭芭里拉》影片,而卓别林正要去瑞士日内瓦湖旁边的小镇威薇。作为卓别林的崇拜者,马塞尔・马尔索对此次会晤仍记忆犹新。

法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法兰西学院文学院院士让・考克托曾这样评论道,“毕普”先生在舞台上借着皎洁的月光、踏着“小偷”般的谨慎步伐,胆怯地走进大家的生活。就是这样,在60年前的战后萧条时期,通过模仿和借鉴美国喜剧大师查里・卓别林等一批艺术家的演技,马塞尔・马尔索将美国哑剧、意大利假面剧、中国戏剧、日本能剧等融汇贯通,因表情丰富、动作精练及独有的芭蕾舞美感被世界所接受。此外,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他曾一度关心国际哑剧学校的发展,旨在推动该领域表演艺术的创新与培养新人,并在1978年创办了法国巴黎国际哑剧学校。1982年,马塞尔・马尔索到访中国并演出,让中国民众首次目睹其精湛演技。

将“无形的变为有形”

深受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里・兰登、哈罗德・劳埃德以及劳雷尔和哈迪等国际无声电影艺术家的影响,马塞尔・马尔索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独具风格的《笼子》、《制面罩的人》、《三个假发套》、《当铺》、《7月14日》、《久见的狼》、《公园》、《唐璜》等,而《青年、成年、老年和死亡》的演出则更令人难忘,评论认为:“大多数小说家用几卷书都说不清的,他没花五分钟就做到了。”1948年,他获得了国际著名的德比罗奖。

马尔索的艺术风格已为广大观众所熟知,他在电影领域的多才多艺也被普遍认同。在《莫里斯・希瓦利埃》和《笑进去》电视节目中,他的哑剧表演曾获得2项艾美奖;1973年他曾在英国“圣诞颂歌”中饰演了17个不同角色和参与13部电影的拍摄,他同时还曾是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约翰尼・卡森、美国娱乐巨头默夫・格里芬和美国知名影星迈克・道格拉斯和黛娜・肖尔的特邀电视演员,并与美国著名表演家雷德・斯克尔顿一道演出了三场滑稽哑剧。而在美国导演梅尔・布鲁克斯的一部电影《默片》,他只有一个“不”字的表白,成为片中唯一开口说话的角色。

在忠实的崇拜者当中,美国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仿佛应该值得一提,其在演唱著名《月球漫步》歌曲时的舞步,应该是得益于马塞尔・马尔索的“逆风行走”技巧。而哑剧大师在一次空中旅行中曾巧遇国际著名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曾穿越中国长城的魔术师对其一番幽默话语令人难忘:“我让有形的东西变为无形,而您是让无形的变成有形。”一语概括了哑剧大师的整个艺术人生。

除舞台表演外,马塞尔・马尔索还热衷于编写插图出版物、写诗和版画创作,《巴黎和世界叙事诗》、《毕普的幻想》、《毕普的故事》、《第三只眼》以及《学字母》和《马塞尔・马尔索学算术》等作品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沉默的魔术大师”

马塞尔・马尔索的导师艾迪安.德克鲁曾多次表示,哑剧就是沉默的喜剧。而作为学生,马塞尔・马尔索则通过半个多世纪努力,靠肢体动作,细腻传达出生命的欢乐悲苦,让举世观众如痴如醉,堪称“沉默的魔术大师”。正如人们所言,表演“风”,他可以演出暴风疾进的感觉;表现“鱼”,他可有悠游大海的心境。

被法国民众称为“沉默的喜剧家”的马塞尔・马尔索曾长期受到媒体的推崇。《星期日先驱太阳报》写道:“马塞尔・马尔索是世界公认最杰出的哑剧大师,他的演出细腻、流畅、优美、层次分明,简直赏心悦目。”《西雅图邮讯报》则称他:“凭着精湛的演技、灵活优美的动作、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天衣无缝的配合,年届八十的马塞尔・马尔索,至今依然是风靡全球的巨匠”。

法国媒体对其逝世发表哀悼文章称,二战后,身穿蹩脚服装的美国艺术家卓别林、喜剧家巴斯特・基顿和穿上蓝军球衣的英国喜剧明星劳莱与哈迪兄弟的精湛表演使得“无声电影”一度称雄,而“毕普”却以涂着白脸,戴着一顶被压扁的帽子,时而忧郁,时而逗趣,成功地达到了与无数观众在心灵上的交流;马塞尔・马尔索复兴了哑剧艺术,而“毕普”小丑则使马塞尔・马尔索在全球家喻户晓。

谈到自己对哑剧的认识,媒体引述马塞尔・马尔索的话语:“语言不必然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他认为哑剧就像音乐一样,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在哑剧里,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是灵魂最深的渴望;喜穿喇叭裤及水手装的小丑“毕普”,喜欢追求女性、做白日梦,时而兴奋有余,时而又会沮丧,甚至欲自杀。马塞尔・马尔索曾对此表示,“他是我的另一半……他的眼光直窥人心,我认识他更甚于自己,他不仅是生活见证人,更是人类激情的化身。”

生活中的马塞尔・马尔索并非像哑剧中的角色一言不发。据报道,接受采访的他十分健谈,滔滔不绝。他诙谐地说:“请不要打开哑剧演员的话匣子。”言下之意,其话语不容易停下来的。

超现实主义表演艺术家

哑剧艺术在战后得到蓬勃发展,世界哑剧发展的历史离不开法国艺术家们的贡献。法国表演家艾迪安・德克鲁和其学生让・路易-巴赫是最早研究、整理和推出了一套完备的哑剧肢体动作等表演艺术的演员之一,前者成为近代哑剧之父。马塞尔・马尔索曾评价他的导师德克鲁是肢体“语法”大师,尽管导师因与其在艺术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而分道扬镳。他认为老师的艺术源泉更多地来源于希腊雕塑、罗丹雕塑和美国现代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肢体语言的新鲜创意,并为大师的技艺后继无人而感到遗憾。但作为巴赫的同窗,马塞尔・马尔索却以其特有的风格和艺术理念将哑剧进一步复兴和发扬光大,深入人心。据报道,哑剧最早发源于西方,在希腊悲剧盛行时,哑剧业已存在,且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叶就被罗马皇帝热爱,成为宫廷戏剧;后来,基督教的教义入主罗马帝国后,哑剧演出受到禁止,哑剧演员流落街头,并持续了近四个世纪。到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艺术喜剧又由街头演出重回宫廷,艺术喜剧深受哑剧的影响,哑剧因此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马塞尔・马尔索的艺术风格属于超现实主义,他自我评价道:自早年在利摩日装饰艺术学校,其在绘画和文学领域就已经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并自感与德国画家和诗人马克斯・恩斯特、俄国现代绘画伟人马克・夏加尔、立体派画师毕加索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艺术风格十分接近。马克斯・恩斯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的艺术家之一,是超现实主义的催生者,也是达达主义的健将;马克・夏加尔的画作则呈现梦幻、象征性的手法与色彩,“超现实派”就是为了形容其作品而创造出来的;而威廉・布莱克更以其超现实主义的诗人想象力、思想家洞察力和哲学家思辨力来观察、感悟和思考社会及人生。他坦承,无论在表演艺术上,还是在绘画和石版画创作上,威廉・布莱克对其影响是双重的。

马塞尔・马尔索的表演艺术生涯一直持续到2005年。继2000年后,79岁的他又再次坚持在巴黎国际会议宫举行长达2个多小时的专场表演,回顾其一生的艺术生涯;而次年他又给巴黎观众带来了新鲜节目。他认为,哑剧是现实与精神巧妙组合的未来最有价值的艺术形式之一,不断的创新才是延续艺术生命的唯一手段。法国媒体称赞他一直是半个世纪以来欧洲最好的文化大使。对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青春,法国《费加罗报》也借用20世纪初美国德裔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一篇不足500字的短文《青春》片段来评价,“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它是意愿的折射、准确的想象力和不熄的情怀。”

马塞尔・马尔索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家和世界公认。1991年,他被评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2002年又被任命为2002年联合国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亲善大使,旨在推动人们了解和探讨世界老年人需求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对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他还曾是法国政府所授予的法国四级荣誉勋位获得者和国家艺术及文学类三等勋章获得者。同时他还得到了国际表演艺术学会颁发的“卓越艺术家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