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苏州风雨交加,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大学生成才成功系列讲座”现场却是听众爆满。让苏大学子们津津乐道的是四个多月前学长们创造的“奇迹”:2007苏州青年创业峰会上,特种车辆和光学镜片制造这两个青年创业项目,分获苏州一家投资公司500万元和150万元的风险投资。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告诉记者
“项目+机遇”,产业化开辟“新天地”
提起数码激光技术,业界都会把目光投向苏州大学及其课题组负责人陈林森教授。2001年,获悉我国需要研发新一代身份证时,陈林森敏锐地意识到,他的研究成果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当公安部向全国公开招标时,陈林森拿出的技术方案,力挫群雄,获得了新身份证研发的第一道屏障――视读防伪技术的攻关任务。
在随后的两年里,陈林森课题组运用“定向光变色模具”技术攻克了新身份证视读防伪关,再次证明了苏州大学在我国激光全息、数码激光衍射图像业的领先地位。今年6月,这个拥有7项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高科技成果,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以陈林森为代表的苏大人在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辐照灭菌、人工皮肤、高速喷气织机、抗皱丝绸等众多高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已成为苏州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亮点。苏大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50多项,SCI论文被引用次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高校前30名;以科研成果为依托,学校成立了十家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跃居江苏高校第二名。
“项目+机遇”为苏大赢得了更多发展机会。2007年8月,苏州大学科技园正式成立,“这是苏州市与苏州大学全面合作进一步走向实质化、实体化的又一重大成果。”
“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学科发展“新源泉”
2006年11月,海归博士秦正红教授从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手中郑重接过聘书,成为苏大衰老与神经疾病研究创新团队的学科带头人。至此,苏州大学积极探索的“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正式拉开序幕。半年来,有近十支科研创新团队在院士、国内知名学科带头人、名校海归专家的领衔下相继成立,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血液学、应用数学等领域着力构筑学科建设的“高平台”。
在苏州大学,“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队伍建设模式有坚实的基础。近5年来,苏大在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方面相继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个。在各个学科得以全面发展的同时,特色学科的优势尤显突出。
朱秀林兴奋地说:“在团队内部,老中青三代学者各尽其职。‘领头羊’确立目标,积极推新;‘中坚者’敢挑重担,承前启后;‘后来者’谦虚上进、勇于进取,形成了和谐奋进的学术氛围。”以薛鸣球、潘君骅两位院士领衔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为例,两位领衔人是国内光学界的代表人物,中青年骨干陈林森研究员在信息光学方面也成绩骄人,余景池研究员则已成为国内光学非球面元件数控制造技术和检测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他们培养的博士和硕士成为该学科持续发展的不竭之源。
“刚性制度+谆谆关爱”,人才培养“巧开锁”
九月初,风尘仆仆赶到苏大报名的新生,刚与所在院系的专业教师见面,就被叫出了名字,亲切感油然而生。二年级的“老生”们评价,“那种被关心的感觉至今温暖人心,它对新生人格养成很有帮助。”
贫困生工作是苏大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大坚持为新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顺利入学,十年来共有2000余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学校还建立并完善了奖、助、减、免、勤、贷、补等一系列帮困激励措施,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外,学校各类奖助学金每年总金额逾2000万元。退休教师张寿华11年为312位贫困生奔走募捐,筹资总额超过450万元,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助学红娘”。在张寿华的带动下,教师们纷纷加入到帮困助学队伍,校园互助如沐春风。
刚性制度确保了每一位学生“有学上”,而在学业上,老师“谆谆关爱”,不遗余力培养“后生”。在获得国家和省级以上科研奖项的学生背后,总会有一个学术作风严谨、不计个人得失的名师。在血液病学专家阮长耿院士的精心点拨下,他的博士生戴克胜获得了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填补了苏州大学该奖项上的空白;姜锦虎教授连续指导了四届同学参加“挑战杯”竞赛,年年获奖,他因此在2005年被师生们推选为“感动苏大”先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