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辨方正位筑室营园

2007-10-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樊良树 我有话说

中共中央党校位于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群落――“三山两园”(香山、玉泉山、西山、颐和园、圆明园)之间。从江西瑞金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简陋茅屋,到陕北延安窑洞,再到河北平山临时校舍,中央党校校园最后于上世纪五

十年代定址于兹。后经数次增葺、扩充、完善,今日的校园,布局严谨,功能齐全,赢得广大学员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饮水思源。《中共中央党校校园建设史》(赵晓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抢救、整理、访查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为读者开启一扇走进校园建设深处的历史之门。

全书共计八章,计有烽火历程、创建基业、再铸辉煌、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旖旎风光、校园史话、中央党校校园建设大事记等。编者把校园建设各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熔冶一炉,将中央党校之搬迁、校园格局之经营、未来建设之瞻望,一一注存于此。

建筑大师戴念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设计中央党校校园时,党校所处的海淀大有庄,尚为“三山两园”之间的绿化带。土地阔绰,翻转自如。然而,“为了照顾城市的面貌,和万寿山上俯视学校的效果”(戴念慈语),戴念慈没有将“新来者”中央党校“唯我独尊”,而是巧借颐和园、西山、玉泉山湖光山色,将主楼与礼堂等重要建筑,放置在自颐和园景福阁向北延伸的轴线之上。以主楼为中心,布有东配楼、西配楼、图书馆、档案馆、1-4教室。并在主楼外墙面,依次布置反映中国革命与建设“重要时刻”的四帧浮雕――飞夺泸定桥、百万雄师过大江、新中国民族大团结、社会主义建设,以此发舒精神,昭示历史。

今天看来,戴念慈的设计堪称哲匠之作。那种一进正门便油然而生的磅礴、肃然、震撼之感,那种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之间的劲健、雄壮、淋漓之美,叫人久久难以忘怀。中国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原院长袁镜身先生回忆戴念慈时说:“据我所知,他一生所设计的建筑中,比较满意和得意的是高级党校(即中央党校)、中国美术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这几个建筑是各有特点,各具风格。”这“特点”,这“风格”,作为中央党校日常教育的重要构成,半个多世纪以来,迎来送往,润物无声。

后来的建设者,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掠燕湖、千萃山、综合楼……都是校园建设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神来之笔。

“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梁思成语)。中央党校校园建设,从规划到实施,从落成到使用,亦足以反映“继往开来之面貌”。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央党校校园,严肃而不拘谨,活泼而不放逸,和谐而不紧张,醇正而不轻浮,又何尝不是大国政治的必臻之境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