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七大新闻中心见闻

2007-10-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付小悦 我有话说

中华世纪坛西侧梅地亚中心。满眼的中国红。随处可见的微笑。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播放即时新闻的大屏幕……刚一踏进十七大新闻中心,浓烈的喜庆气息与工作气氛便扑面而来。

细致

服务暖人心

中国结、红灯笼、宣传画,以“中国红”为基调的设计,为新闻中心营造出大方祥和的风格。一进大厅,就是一个巨大的服务项目指示牌,上面用中英文标识了通信服务室、广播电视服务室、休息区等的位置。

十七大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向记者介绍说,为充分展示中国团结、民主、开放的新形象,新闻中心除提供电话、传真、背景资料等传统服务外,还增加了多种周到、细致的服务。比如,第一次开通新闻中心网站,向记者提供权威、丰富的事实报道以及历届党代会历史、背景资料;电视广播服务室免费提供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十七大报道节目信息的采集、编辑服务;免费提供新华社报道十七大的实时新闻图片;在新闻中心两层楼的任何地点,记者们都可以免费高速无线上网;在休息区、茶歇处,为记者们提供免费茶点、24小时快餐供应等更加细致的生活服务。

在通信服务室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前,记者点击新闻中心网站,大量的信息直入眼帘。采访提示中,一句温馨的叮嘱让记者心中一暖:“十月的北京,天气渐凉,昼夜温差较大。请各位记者朋友注意适时添加衣服,谨防着凉。”

记者来自五大洲

新闻中心的职能之一是为港澳台记者和国外记者核发采访证、受理采访申请。今天赶来办理采访证件的境外记者络绎不绝,香港亚视新闻已经开始在新闻中心的走廊里进行直播。

在境外记者接待处,荷兰《忠诚报》的女记者葆思很快办完手续,开始浏览摆放在接待处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在港澳台记者接待处和外国记者接待处,摆放了3600多册与中国相关的图书,有英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等多种版本,内容涉及中国的国防、外交、宗教、文化、教育等。葆思精心挑选了农村、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工作人员小武告诉记者,这些书很受欢迎,昨天一天就被取走了几百册。

“新闻中心为境外记者安排了一些参观活动,明天参观国家大剧院,后天参观奥运场馆。”听到工作人员的热情介绍,俄罗斯塔斯社的基里洛夫脱口而出:“太好了!”基里洛夫已经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5年。作为一名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过的历史学博士,他对中国很熟悉。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写一篇关于中国发展的长篇文章,对十七大的采访将为文章提供更丰富的材料。

斯洛文尼亚《劳动报》记者左兰娜已经在中国做了20多年记者,采访过中共十二大至今的历次党代会。她觉得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前采访这次党代会更加意义非凡。“这么多年在中国,我明显感觉到中国对外国媒体越来越开放了,这次新闻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和专业化水准,更为我的采访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报名参加十七大采访的港澳台和国外媒体已有267家,人数1092位,超过了十六大时的数字。报名记者来自五大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属于各大国的主流媒体,路透社有42个记者报名,美联社有29个记者报名。祝寿臣分析说,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中国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题图为新闻中心内紧张忙碌的记者们。本报记者高腾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