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视野阔

2007-10-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宁家沟村两位村民在新家门前挂大红灯笼以庆祝乔迁新居。新华社发

黄新初代表谈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四川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红色革命文化、巴蜀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体系。”十七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告诉记者,“5年来,四川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奋力推进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黄新初介绍,十六大以来,四川紧密联系“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生动实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四川近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观念的更新。“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文化强省建设的始终,自觉把‘文化乐民、文化富民’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一方面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求知求乐的愿望,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满足群众求新求富的愿望,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我们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针对国有文化单位规模偏小、资源闲置的问题,明确提出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等领域组建了8个主业突出、原创能力强、治理结构规范的大型文化集团,初步形成了引领四川文化跨越发展的产业旗舰;针对文艺院团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游离市场、活力不足的问题,我们明确提出‘多扶事,少养人’、‘不推向市场,但面向市场’的转制思路,通过引入价格、成本、合同等市场元素,营造具有竞争机制的虚拟市场环境,激发事业主体的发展活力。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进入文化领域,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40亿元,较上年增长20%以上;民营文化企业数量、总收入和从业人员均超过全行业总量的50%以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多方力量兴办文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展望未来,黄新初充满信心:“我们将认真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兼顾、占领阵地与占领市场两促进的思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巴蜀文化鲜明特征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力争早日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本报记者李志伟采访)

宋璇涛代表谈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

9月26日至28日,2007年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博览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成功举办。这是该市自1998年以来连续第十次承办这一全国性合作盛会。“东西合作的中原平台”已成为这个中部农业大市的响亮品牌和一张熠熠生辉的城市新“名片”。

十七大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委书记宋璇涛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驻马店作为欠发达地区,首要任务是在加快发展上做文章。为此,我们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理念,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工业项目建设。”

“近年来,依托东西合作这一平台实现跨越发展,是有效促进驻马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方面。”宋璇涛说,“我们一直在思考:中部地区靠什么崛起?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人才、资金和技术是中部最稀缺的资源,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扩大开放、搭建平台、抓住机遇,吸引珍贵资源到中部来,创造性地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把‘中部平地’变为‘投资热土’、‘创业宝地’。”近年来,通过东西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硕果累累,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共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东西合作项目上千个,引进市外资金260多亿元。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地上项目,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驻我市。”据宋璇涛介绍,几年来,全市共拒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90多个。经济发展了,驻马店的青山绿水未变,老百姓说:“广场、绿地比以前多了,我们的环境比以前美了。”

作为一个中部农业大市的市委书记,宋璇涛对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自己的见解。他提出,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走有驻马店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目前驻马店有着全国最大的芝麻加工生产基地、天然调味品生产基地等,泌阳、正阳、平舆分别为全国食用菌、花生、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

在科学发展上寻良策,在创新发展上下真功,在和谐发展上下大力。2006年,该市完成生产总值571.92亿元,为2002年的1.79倍。如今,驻马店这个传统农业大市正焕发着青春,释放着活力。宋璇涛说:“我们不能小成即满,要有高标准、大追求、大气魄。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充满信心、激情满怀。”(本报记者肖一采访)

陈达代表谈

教学研相得益彰

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十七大代表陈达院士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包括教育教学和科研领域,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就要求搞科研的不能整天只知道关起门来搞研究,更需要将教、学、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往我们都只带博士生、硕士生,现在亲自给本科生上课,感觉研究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不少。把教育教学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我们这些原来单纯搞科研的人来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切身实践。”陈达说。

2001年,陈达在南航大创办了核科学工程系,专门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核技术应用人才。“法国核电装机占总装机的78%,日本占36%,我国目前仅占2.1%。现在,国家已经计划在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到2020年将核电装机发展到4%。”说起核技术在医学方面尤其是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陈院士表示,核专业人才非常紧缺,在他的努力下,南航大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医学物理系”,招的第一批本科生今年6月份毕业,已全部被“抢购”。“虽然在学科的建立、医院设立医学物理师岗位等方面进展缓慢,但在科学家们的推动和呼吁下,在高端的仪器研发方面,已经有部门开始关注。这是一门关怀人类的科学,是为民谋福祉的事业,一定要有人去做。”陈院士说。

陈达说,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作为中国科学界精英代表的院士们,将迸发出更大的能量,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郑晋鸣采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