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维吾尔乡亲服务41年的汉族医生刘玉莲

2007-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 我有话说

不大的诊室里坐满了前来看病的乡亲,许多人还是赶了很远的路,从其他村里赶来的,为的就是找这位被乡亲们称为“丫头”的医生刘玉莲。阿西罕大妈说:“丫头人好,我1966年嫁到村里时,她就给我们看病了。”

1966年

,刚满16岁的刘玉莲被生产队选中参加公社卫生院半个月的脱产培训后,成为村里惟一的赤脚医生。在这个维吾尔族占98%的村里,汉族人只有4家人。为给这些乡亲们看病,不会一句维吾尔语的刘玉莲开始学习维吾尔语。“刚开始学时,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记在小本上,天天看着读,遇到会说汉语的乡亲就问他们问题。乡亲们也不计较我常把一些单词说错闹出的笑话,终于让我过了语言关。我是为他们服务的乡村医生,不会他们的语言怎么为他们服务?”刘玉莲笑着说道。如今,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还能用维吾尔语唱歌,说哈萨克语和比划一些简单的哑语。就连穿着也让一般外人看不出她是个纯粹的汉族人,像维吾尔族人了。

玉努斯・铁木尔老人是当年的生产队长,正是他选中了刘玉莲成为赤脚医生的。如今老人已是85岁高龄了,又有了糖尿病,每隔两三天,刘玉莲就会来到老人身边,为他检查身体做治疗。刘玉莲说:“老人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人照顾也不行,我正好做社区医疗检查,就顺便帮帮他了。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年老人给我说的那句话:丫头,好好干!不要让病人出村。为了这句承诺,我再苦再累也心甘。”

就为了这句承诺,刘玉莲放弃了许多出外拿高薪的机会。有人请她到城里医院工作,她放不下乡亲们的身体健康,放弃了。有人用房子和高额工资待遇请她,她还是放不下乡亲们放弃了。在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小村庄里,她一干就是41年。

而在这41年里,她所在的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二堡村医疗卫生工作从上世纪六七十年的除害灭病、初级合作医疗、“两管五改”、甲亢病和肺结核病普查普治、天花病歼灭战,到八九十年代的公共卫生宣传、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再到近两年实施的新型合作医疗、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等,都走在了新疆的前列。

二堡镇党委的一份材料上这样写道:刘玉莲在41年的艰辛工作中,医治患者30万人次,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累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3.5万元,为村里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价值6000多元。

有谁会想到,刘玉莲至今还是一名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多年以来她每月的工资只有150元,今年6月才涨到每月500元。对此,她却说:“我是名共产党员,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看到村里每天都有这么多信任的眼神,听着他们亲切地叫我‘丫头’,我就满足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