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影印《四库全书》与数字出版

2007-10-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晓晖 我有话说

共三万六千二百八十三册的《四库全书》,其规模亘古未有,涵盖了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历经200多年的战火洗礼和时代变迁,《四库全书》现仅留存三部半,而以原架、原函、原书形式存世的仅有文津阁本,为使保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在

行将迁入新的石室金匮永久珍存前得以化身千百,造福学界,商务印书馆在新世纪初再次动议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认同和大力支持。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影印工作于2005年年底如期完成。

然而,在影印之初,出版者却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

其一,不能因出书而毁书。文津阁《四库全书》底本是国宝,珍藏在国图,要出版,既不能用复印机复印,也不能用扫描仪扫描,那样都会对原书有所损伤。高端数码照相设备的问世解决了非接触式翻印底本的问题,商务印书馆采用高端数码照相设备进行拍摄,采用数字技术,在非直接接触的原则下,对珍藏在国家图书馆的原件进行了数据处理,真正做到了对国宝文物的毫发无损,全息化保存全书形态。随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单页数字编码,保证每单页编码的唯一性,为建立全书基本数据库打下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图像处理,包括清除原本文字着色不均、污渍、透字等等问题,使文字清晰度恢复到抄录初期水平,版面干净如新,而且借助于大容量计算机存储,解决了速度和质量问题。

第二,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出版面临投资的压力与风险,解决这一风险还是需要通过数字制作与印刷技术的引进和运用。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曾4次计划影印《四库全书》,却都因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没有成功,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文渊阁《四库全书》从上世纪60年代着手,先分辑,后整合,先后历经20年,始告成功。商务印书馆这次从立项到首套面世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完全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应用。

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决定采用先进的按需印刷方式进行出版,这样不仅可以在市场不确定情况下,保证项目的完成,也可以完成出版规划中的各种版本和专题的出版。为减少不必要投入,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考察了全球所有的按需印刷设备,采购了技术最成熟、品质最稳定的产品,采用德国最新技术,实现按需印刷,在严格遵循欧盟档案保护标准(即保证原样一百年不变)的前提下与国外厂商密切合作,进行印刷,再按高标准装订,还投资了专用的印制基地。通过三年多的运行,总结出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数字出版经验,如今,已拥有了一套“一切出版都为可能”的解决方案。今天,四库全书的出版正稳定地在先订购、后生产,零库存的状态下顺利运行。数字制作与按需出版不仅提高了图书出版的品质和速度,而且大大减少了前期投入,降低了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投资的压力与风险。

第三,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市场在那里?198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首次推出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洋洋1500册,大陆先后引进230套,上世纪90年代内地出版社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缩小翻印,先后销售了上千套。虽然文津阁本自有其价值,但文渊阁本影印本的大量存在无疑大大压缩了前者销售的市场空间。要想生存,必然另辟蹊径。数字印刷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实现个性化印刷,可以做到按需出版。这样,在掌握整个数据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或应客户的要求或为客户进行设计,开发出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如《文津阁四库全书清史资料汇刊》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大清史工程提供了诸多方便,艺术类丛书汇编也可以为业内人士带来便利。《四库全书》毕竟是一部巨制,买得起,也不一定藏得下,这是一个现实问题。系列产品的开发则可以使国宝走入一般家庭。

随着文津阁《四库全书》价值的认同及学术、文化的进步,更多的整合和专题出版还会不断涌现,立体化开发、多形式出版、广泛地合作、开放型经营,是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出版的基本手段,四库全书的出版以丰富的产品线和多样的出版形式,开发、培养出了一片蓝海。今天,《四库全书》之所以能化身百千,满足市场上各种不同的需求,也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这些不同版式、不同内容的图书,是在既定编辑原则下,按科学的分类,在自主开发软件支撑下,依托大型数据库进行内容、版面的排定与设计,版面处理规范统一,分毫不差,最大限度地保证从函、册、卷、页先后顺序的准确无误,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颠倒或遗缺。印刷方面,实施按需出版,全书采用数字印刷设备,既可以实现篇幅大小变化,还可以实现单套个性化生产,可以满足购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现代数字出版技术使《四库全书》这样的大型文化工程真正做到时间省、质量高、产品线广。

可以说,《四库全书》这部千秋巨制、文化瑰宝的文化价值和作用正是在现代数字出版技术的关照下,才得到了全新的创造和体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