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孔子倡中和之道,以作国家和治之法。孟子继之,四处游说,却未有用斯策者。自斯时以降,盛衰交替,王朝更迭,成永恒之轨,不逆之规。唐宗宋祖,雄才伟略,亦难避其厄者。盖因专制之朝,无和谐之基础。君民位殊利异,势若水火。相安为一时,对立成恒久。相对之安定创一时之繁荣,绝对之对立酿频繁之换代。和谐之策虽善,实施土壤
和谐理念之一者,需具平等之心。天之生人者,来之同路,去之同程。就自然人格而言之,富者贵者强者,与贫者贱者弱者,无丝毫之差异。所不同者,生命过程。而过程之不同,在基因在禀赋,在生态在人文。受环境之影响,随时代之变化。听之外界者多,由之于己者少。生命过程之异,非基本人格之异。故先天之人格,应绝对之平等。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五洲之间,均是手足。人之尊严,首在平等人格。有平等之人格,方有平等之尊严。有平等之尊严,方有平等之价值。有平等之价值,方有互信相安之思想。人格尊严之重要,非但在物质之上,亦在生命之上。“士可杀而不可辱”,为人格珍贵之宣示;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灵魂不卖之诉求。以人为本之精义,即以人之需为第一。而人之需求,亦物质亦精神。而人格尊严之尊重,为精神需求之第一。物质之需与精神之需,互不可替。故求社会之和谐,依物质之改善,亦需人格尊严之维护,个体价值之平等。和而同心,谐而同行。
和谐理念之二者,需具包容之怀。天下苍生,各含其性。民之万物,各有其形。此物非彼物,彼人非此人。彼此相通物均为物。形同性异,人不同人。而彼此相安于一宇者,有共存之愿望,无替代之野心。其所以和者,在彼此之相容。不求千人之一面,不求万物之一形。宁屈之己,不强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强于人者,人不强于己。容人者,容于人。故和谐之社会,需博大之胸襟。尊重个体价值之独立,包容个人属性之差异。允不同之喜好,许悬殊之习性。有创造之自由,任想象之变幻。奇才异技,各得其用。神思妙想,各有其音。
和谐理念之三者,需具博爱之情。价值平等,个性独立,和谐之基本要素。然平等价值,仅具和谐之基础。独立个性,只够私欲之满足。此二者,尚不足以构筑社会和谐之形态。强求平等,易压抑个性。张扬个性,易忽略平等。平等价值与个性独立,仍有冲突可能。需以博爱构筑平等价值与个性独立和谐共存之态。故需于公民之间,倡博爱之习,扬谦让之风。以爱人之心,换人爱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爱求和,以廉求谐,以让求稳,以谅求安。
和谐理念之四者,需具共同之志。圣人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同而能和。有同方和,无同不和。和为不同,不同为小异。和以同志为旗,以同道为贵。有同志,乃有同心。有同心,乃有同道。有同道,乃可同舟共济,万众一心。道不同,不相与谋。心不同,不相与力。故和谐社会之创造,仍需有共同之志向。无共同之志,则无奋斗之目标,失前进之方向。故倡和谐社会,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以改革发展稳定为道,以繁荣富裕安乐祥和为纽带。创心之和,志之和,利之和,人民内部之和,法律范围之和,道德规范之和。以和凝聚民心,以谐汇集民气。
均利,乃平衡利益和谐社会之基本润滑剂。利均则心平,心平则气顺,气顺则相安。故圣人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之言均,非绝对之均,而为有前提之均。此前提者,即为平等条件。于平等条件前,享平等之利益。而非不平等条件下享均等利益。故和谐社会需以均利为平衡利益调节分配之纽带,以避分配不均而生之冲突。均利分配之要:一在以同等条件为前提。二在均衡分配利益共享,使弱者贫者与强者富者于同等条件前,有平等之机会,享平等之利益。结果之差异,亦为合理。故权需秉公而用,不可因亲而偏,因私而斜,使社会不因不均而生不平。
和谐社会并非戕否差别,而在于倡导差别均衡共处于相容相安之和谐秩序之中。规则作和谐秩序之准绳,不同阶层依规竞争,平等有序进行。规则公,则和;规则不公,则乱。规则之法律制度政策规定,皆公平之条款,无歧视之限定。依规行之,公平有,和谐生。然执规不公,有势者重罪轻判,有权者错而不罚,有亲者无才而爵,有戚者无能而官。规则形同虚设,制如纸上谈兵。人有不平之怨,民有不公之愤。故求和谐必先正纲纪,明法度,严法苛行,以收民心。不许法外开恩,不容法内徇情,不因偏一亲而乱法理,不因袒一人而犯众怒。
家庭个人之责,在亲亲于内,彬彬于外。内和于家庭,外和于单位,近和于邻里,远和于社会。达于此者,需有良善之心态,高尚之修养。一需自省。知己之所能,明己之所欲。无非分之想,无非理之求,不作好高骛远之设想,不生超乎实际之追求。二需明理。知生财之正道,明取利之坦途,以勤劳而致富,靠合法而生财。不谋法外之利,不敛不义之财。三需尽责。亲亲于内,父母相敬,兄弟相亲,老幼相携。彬彬于外,谦恭诚信,友爱同仁,扶危济困。由此三者,知可为与不可为。可为者,作身心之努力;不可为者,避鬼神而远之。由是而人人谦谦,家家和睦。创和谐之肌体,营温馨之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