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07-10-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宇燕 我有话说

以全球化为议论对象有一定的风险性。经验表明,有些题目就像流感,来去匆匆,比如前些年被热炒的“知识经济”和“新经济”,今天只是零星地见诸报

刊了,当时某些夸张的言辞,已如过眼烟云。还有一些论题,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气势,但其生命力依旧。全球化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刚刚过去的近二十年,人类已经快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也有人把全球化当作一个学术问题来加以对待,力求给出一些尽可能严格的定义。也正是由于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后果的忧虑和不满,在被普遍认定的全球化进程中又冒出了一股与全球化唱对台戏的力量。现如今反全球化运动来势之猛烈,组织之严密,参与者背景之庞杂,所采取手段之极端,“全球化”程度之高,以致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即反全球化运动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成功的部分。

还有少数人与主张或承认全球化的见解针锋相对。他们说全球化早在500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就已初露端倪,压根儿就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还说100年前的全球化水平要远远高于今天,更有人把全球化问题干脆归结为伪科学,说它本质上就谈不上一个科学命题或概念,以历史眼光看完全是子虚乌有。

尽管众说纷纭,但全球化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国人,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全球化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体会到了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含义。不仅如此,研究全球化也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

《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的研究项目。我们从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解析全球化,提出了偏重于制度的“器物-制度”二元分析。在对全球化进行经济分析时,我们以“制度非中性”为逻辑出发点,对当前全球化的利弊得失、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等,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在准确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存在性及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就经济全球化下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国际分工,国家利益,国际规则,全球问题与治理,大国博弈。在方法上,我们运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范式对经济全球化展开全方位、多纬度的系统的研究。依托新的研究框架和方法,我们力求课题的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内容尽可能更为全面,研究之特色更为鲜明。

(本文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与中国发展》一书序言,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