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过浙大绿色通道报到的219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都领到了一本《伴你高飞――浙江大学学生资助手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本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手册是由几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NSEP”资助下完成的。“NSEP给我们提供的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在帮助别人中确立自信、回报社会。”负责这一项目的大三学生林
“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一度曾是浙大实施贫困生资助政策的终极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浙大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的联动助学体系。完善的经济支持体系使得贫困生的基本生活已经有所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资助工作的方向是什么?贫困生最迫切的需求又是什么?为此,浙江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一群体中有近20%的经济困难同学有失落感和自卑感;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寻找兼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或其他技术上存在欠缺,降低了其争取岗位时的竞争力;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周围同学的友情和关心的同时,希望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激励计划。经过反复探讨,浙江大学开创了推动经济困难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NSEP(needystudentseducationproject),学校每年拨出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项目的实施。负责这一项目实施的浙大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楼仁功说,帮助经济困难学生,不仅仅是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识、开发自我潜能,提高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地自强自立,与此同时,也能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感恩,饮水思源,回馈社会。“NSEP强调‘资助’和‘育人’并重,目的是为了让贫困生们更好地成长,搭建一个平台,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引导他们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NSEP实施之初就确立了学生自主申请、自由组合,学校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的形式,项目至少由一名教师担任指导,每期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和一批一般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1000至5000元不等,但必须结题完成答辩之后才能获得全额;同时,学生负责人和参加人员还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项目实施三年以来,共有139个项目成功立项,内容涉及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和生存状态调查、助学金管理模式、经济困难学生新型社团组织建设模式探索、父母教养方式与贫困生心理状况的关系等等。“浙江大学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汇编”不仅是NSEP的成果,同时也为学校资助工作主管部门提供了深入开展工作的分析依据和工作新思路。目前,NSEP实施以来列入的“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判定方法的几个实践模型”、“经济困难生新型社团组织建设模式探索”等项目中提出的理论方法及其建议已被学校有关部门接纳,楼仁功对此赞誉有加:“他们做了非常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其中的一些调查结果为我们的资助工作提供了很多依据。”
2005年,浙大竺可桢学院学生郑婷等5位同学组成项目小组,对“经济困难生新型社团组织建设模式”进行探索,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以浙江大学为例,大约占全校学生的20%,有5000人之多,他们中的40%可以获得奖助学金,但由于奖助学金大多来自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数目众多却缺乏统一完善的活动体制,导致获奖同学之间很少有交流,大多是获奖之前和之后都不会有往来,因而使得奖学生“回报社会”的“承诺”显得空洞。郑婷他们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社团构想――由同类奖助学金获得者组成一个社团开展公益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管理,也有利于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和社团文化,同时,还可以配合学生工作部开展贫困生的资格评定、奖助学金的合理分配和发放等工作。这一项目的研究成果很快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赞同,它获得了当年NSEP重点项目的一等奖,同时,建议的学生社团模式开始在实际工作中推广。目前,浙大已有与奖助学金相对应的爱心学生社团或团队40余个,他们自行管理,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对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些同学还走进社区、养老院、中小学、儿童福利院,通过服务弱势群体的实践活动来回馈社会,实现自助助人。在《未来,在我们手中――探索贫困生自助助人的新模式》项目中,团队成员们成功地为山区孩子们组织了一次义卖,200件来自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中心小学的学生手工艺品全部售罄,为孩子们筹得了学费。“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从山区贫困儿童出发,我们得到的是一种经济困难学生自助助人的新模式:以自助的理念,搭建助人的平台。”项目负责人潘慧敏深有感触地说。义卖前,团队成员们还为孩子们制作了统一的卡片,写上他们的个人基本信息及想说的话,方便购买者日后与他们联系。正如团队成员们所说的:“和募捐不同的是,支持我们的人感受到的不是悲惨,不是痛苦,而是自强,是快乐,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