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培育骁将

2007-10-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竞炎 我有话说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军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这一精神,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就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培育未来骁将的坚强支撑。

培“中国特色”之土

用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培育骁将,必须做好“中国特色”这个文章。这里包含着三方面含义,首先,必须是中国历史的民族的军事文化;然后,必须是符合当前中国基本国情与实际的军事文化;再者,必须是融合了世界新军事变革最新思想特点的军事文化。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须不断深化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历史内涵,培“中国特色”之土,增进官兵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官兵对时代特征的认知,紧跟时代前进的方向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方向,才能发挥文化的启迪、教育和激励功能。

军人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而战争是力与智、勇与谋的生死博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个军事指挥员,只有具备十分深厚的军事文化根基和很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丰富想象力和提升作战指挥艺术,产生适时应势的奇思妙想和制胜妙策。

用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培育骁将,要突出培养政治意识、战略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先进文化和理念指导军队全面建设,加紧培养具有较高素养和指挥才华的中高级指挥人员,积极用先进文化和理念解决军事斗争准备进程中的新问题新现象,用文化的力量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落到实处。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军完成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证。

创新是文化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使命任务要求的重要途径。要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文化观念、体制、内容和形式。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谋略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丰富和发展军事文化体系。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为广大官兵提供更易接受和吸收的文化产品。

纵观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相互交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在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即使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近年也十分注重利用文化的力量为战争和军事建设服务。伊拉克战争后不久,美军就提出“文化中心战”的新理念。美国国防部出台的《国防部转型计划指南》中,所确定的三大转型战略,第一条就是实行“军事文化转型”。美国国防研究会副主席麦克・桑伯利还指出:“真正的军事转型应该更少地指向硬件,更多地培育一种由构想与战略、适应性机构、人员、条令和程序推动的创新文化”,“军事转型的灵魂是培育创新文化”。这对我们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用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沃土培育共和国骁将具有借鉴意义。

养浩然正气

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至少包涵这样几个内涵:一是以军魂为核心的武德文化。中国历代兵家都非常重视武德,强调“德行者兵之厚积”,以“精忠报国”为天职,以“马革裹尸”、“为国捐躯”为无尚光荣。对人民军队来说,爱党和爱国是高度统一的:爱国是将德之首;爱党是将德核心;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最高道德规范,是我军最鲜明的武德标准,也是我军武德文化建设的魂之所在。所以既要加强军魂教育,强化军魂意识,又要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和文化活动来营造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浓厚氛围。二是以气节为风骨的阳刚文化。军人的本色是“血性男儿大丈夫”。军人的气节首先建立在忠诚祖国、热爱人民的基础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八十年的军史一页页地证明着,我军作为身担正义的威武之师,有着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有着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荣传统。三是以打赢为取向的创新文化。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创新军事理论,创新训法战法。这种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需要在创新文化的支撑和指导下进行。军事创新越深入,对创新文化的需求就越强烈。先进文化是开发指挥员军事创新潜能的不竭源泉。

中国特色军事文化是充溢军人阳刚之气的先进文化、战斗文化和群众文化,其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一致的,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建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目标要求,在军队内化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建设完全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对军队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展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广大指战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爱国气节、砥砺战斗意志、锻造战斗精神、养育浩然正气、陶冶道德情操,成为创新指挥艺术、提高军事谋略、培养创新思维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利器。

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一支军队的强大,缺不了先进文化的支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实践、逐渐演进的军事制度、不断发展的军事技术、富有哲理的军事思想等等,构成了军事文化的基本内容。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就是要紧紧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我党我军数十年来革命建设的思想精华,有机融入到军队建设的指导实践中。

育经天纬地之才

自古名将多奇才。纵观古今中外,可以说,杰出将帅的文韬武略、卓越的指挥艺术得益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兵圣”孙武所著就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不仅孕含着深邃的军事智慧、卓越的战略远见、光辉的辩证思想等,而且精辟简洁、文采超群,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诸葛亮若不是熟读清流儒学经典,饱阅天文、地理、兵法乃至建筑等学科文化,他又岂能在群雄蜂起的三国时代纵横捭阖,用兵如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泽东等无一不是文韬武略的经天纬地之才,他们精妙高超的指挥艺术来自卓越超群的军事文化素养。

军队培育骁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科学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持。建设充分体现我军职能使命和时代要求的先进中国特色军事文化,既能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又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现代战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战争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步由“智力型”、“综合型”,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军事文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军事文化,不仅是我军战斗力生成巩固的重要源泉,也是教育和激励军人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进行军事创新的重要动力。中国特色军事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近一个世纪来艰苦奋斗、英勇善战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克难奋进的历史文化,是党开拓创新的历史文化,也是反映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文化。用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培育骁将,有利于提升指挥员作战指挥艺术。未来高级指挥员必须既有文韬又有武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争样式的变化,呼唤高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担当重任,他们要对陆海空天电磁方面知识和技能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更要靠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激发超越时空的才思和纵横驰骋的灵感。

(作者系国防大学宣传部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