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南丝绸之路源头在浙江嵊州

2007-11-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李瑞英)中国因丝而名扬海外,中国的丝绸因商旅而泽被全球。但是,中国的丝绸之源到底在哪里?这一问题一直吸引着人们。正在北京召开的“江南丝路之源”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卜宪群、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余涛等专家学者说,我国江南丝绸之路源头在浙江嵊州。

他们说,中国

是世界蚕桑的原产地,而江南一带,以江浙地区为中心,自隋唐之后,就已成为丝绸的重要生产基地。余姚河姆渡文化可以将养蚕的历史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代,出土的文物中有木制、陶制的纺轮,打纬用的木机刀和骨刀。湖州钱山漾出土的绢片,是中国南方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经测定距今4700多年。而现在嵊州正在挖掘的距今10000年的小黄山遗址中发现的丝纹器皿和石针,让我们看到了万年前江南丝绸文化的轨迹和渊源。小黄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马桥遗址形成了“江南丝绸文化”的核心圈或核心四边形,它们既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世界丝绸文化的源头。由此往北,往中原、山东,沿太平洋西岸往南洋群岛早于汉代已形成了一条“史前江南丝路”或“史前丝源”。而嵊州小黄山遗址,居于此核心圈的顶端。

专家们强调,长期以来学界认为中国丝绸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后来的考古发现对黄河起源中心论提出了挑战。大家在讨论中不否认江南丝绸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有交流的过程,如江南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向其他地区输出优良品种等,但认为这种相互的学习和借鉴不会使原本中心的地位失去。江南丝织业地位的上升既不是北方中心南移的反映,也不是北方中心南移的结果。江南丝绸业的发展和中心地位的取得,并不一定是以北方丝绸业的衰落或中心地位的失去为代价的。

专家们认为,“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商旅之路、对话之路和文化之路,它涉及一百多个国家,上千个古镇,沿途尽是古迹和各类特色文化,文化价值无可估量。嵊州这一“江南丝路源头”,是把西部“沙漠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源头和接合部,并且它作为江南地区“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不亚于“唐诗之路”、“茶马古道”,因为它像一条“领带”连接着世界并串起了七大洲、四大洋的上千个城市。深入研究“丝绸之路”和“丝绸文化”,对于我们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文化有重要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