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洪建华,中等身材,一头浓密的黑发衬着清清秀秀、中规中矩的五官,笑起来带着几分腼腆、谦恭……站在对面,你很难把他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刻传承人”、同故宫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收藏的现代民间竹刻作品“竹林七贤”的作者身份联系在一起。
走进“竹溪堂”,这座位于黄山市徽州区的3层
“这是‘农家乐’,一共有22个人物;这是‘踏歌图’,20多块竹片拼刻出画面……”把玩着一件件让人叹为观止的竹刻作品,憨厚的洪建华眉宇间洋溢着灵气。“我做竹刻20年,一步一步都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洪建华16岁初中毕业时,山区里的生活还是十分贫困,家里就让他跟舅舅学木工,指望着学成了手艺可以帮衬家庭。从小就喜欢徽州木雕、石雕、砖雕的洪建华,学艺期间除了在家具上雕些花花草草外,对其他的木工活却提不起兴趣。为此,他没少挨家人的骂,更被人笑作不务正业,因为那时的雕刻根本无人问津,艺术和兴趣毕竟没有填饱肚子实际。
带着家人的责备,洪建华在压力下改行学习雕刻。由于经济和市场的限制,“徽州三雕”的故乡,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传授技艺的老师,洪建华只能自己对古民居、古牌坊上的雕刻进行揣摩。一次,在屯溪老街一个小书店里,洪建华看到了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所著的《竹刻》,这本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从来没有想到,家乡漫山遍野的竹子,竟然能雕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按照书上介绍,加上自己的感悟,洪建华走上了竹刻道路。
“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卖出的第一件作品。”当时的竹刻艺术品市场都是面对海外游客,经营方式主要是代理人收购转卖。一个在当地收购雕刻作品的代理人找到洪建华,提出以150元的价格收购他刻的仿古笔筒。对于来之不易的机会,洪建华十分重视,选了上乘的竹料,模仿扇子上的图案,用了5天时间,完成了一件浅刻的“八仙过海”笔筒。交货时,对方却变了卦,只肯出50元。不卖!倔强的洪建华气得直想把笔筒砸掉,好在另外一位代理商独具慧眼,出价300元收购了笔筒,并包下了他以后3年的作品。
作品变成商品,爱好就成为既可以养家糊口,又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从那时起,洪建华更加沉迷在对竹刻的钻研中。寒来暑往,他一坐下来就是十几个小时,眼涨、肩酸、腿麻是常事;竹刻的用力都在手上,洪建华的手指经常痛得拢不起来,长时间下来,手指头明显粗大,而且歪向一个方向,就像是敲锣鼓的锤子。就在这双已经变形的大手中,“竹林七贤”、“商旅图”、“西厢记”、“圣人泛舟”、“游春图”等作品闪烁着奇异的光辉横空出世。
“盛世重收藏。现在人们日子越过越好,购买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说起眼下的竹刻市场和创作,洪建华眉飞色舞。近几年,他的竹刻作品一件接着一件在国内外展会上披金挂银,市场行情也一路看涨。体会着竹刻从衰而盛,洪建华常常笑着说:“看来,20年前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