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十七大召开当天,俺村百余名唢呐手自发地走上街头,鼓着腮大吹特吹‘喜洋洋’,我们打内心里乐啊,这几天,又学习了总书记的报告,无论是全国经济发展宏伟目标,还是农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我们都看到了俺村发展的希望。村里几个人合计,我们要多办唢呐培训,培养回乡青年,发展以唢呐为主线的多
马庄村相传有着上百年的民间唢呐文化传统,不仅在吹唢呐上技压群雄,而且以村民李心善、李心平、李心民等为代表的李氏家族还有一手精湛的手工制作竹笙技术。他们加工制作的双笙、扩音管笙,音色浑厚响亮,音质圆润纯正,七调优美动听,而且耐吹耐用,产品一直畅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党的十七大召开,更使这里增加了喜庆气氛,记者亲身体验到唢呐表达民心的魅力。
刚到村口,唢呐和竹笙的乐曲就不绝于耳。家庭组、兄妹组、女子组、老年组等等,人人有绝活,个个都精彩。白发老翁宝刀不老,吹起唢呐有板有眼,气定神闲;青春年少边吹边舞,激情燃烧,活力四射;年轻的小伙子用鼻孔吹奏,别出心裁……好一道丰富而又地道的民间艺术大餐!
随行的市委宣传部李德才部长介绍,唢呐是民间喜事仪仗吹打合奏的主要乐器,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马庄村122户人家,有120户人会吹唢呐,而且技艺超群。全村先后有50多人(次)在省、市、县各类民间文艺比赛中获奖。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90%以上的人能熟练地掌握单吐、咳音、颤音等唢呐演奏技巧,年轻人还能熟练运用西方现代铜管、架子鼓等时尚乐器,与传统唢呐吹奏相结合,有吹有弹,有歌有唱,有戏有舞,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县委在安排基层学习十七大精神时,特意组织村里的演奏队助兴,一段《百鸟朝凤》、一曲《将军令》后,群众自发到场,唢呐村村民现身讲述本村靠特色发展的故事,县里的宣传员也向大家宣讲政策理论,气氛活跃效果好。
走进马庄村,看到的是敦厚热忱的笑脸,听到的是欢快悠扬的乐曲。马庄村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出了民间艺术品牌,勇敢地走向文化大市场。现在,马庄村一半以上的人常年外出吹唢呐,收入不菲。62岁的老艺人李心义,在柘城县城从事唢呐生意20年,买了一座城宅,盖了12间楼房,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他高兴地说:“唢呐一掂,有吃有穿,这12间楼房就是俺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