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2007-1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课题组 我有话说

主题阅读  创新与工程科技人才成长

一个受过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最终能否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创新型人才,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素质,更离不开工程教育的机制、体制和培养方法。因此,在回答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这个问题时,首先需要回答一名成功的

工程科技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哪些因素在优秀工程师的素质形成和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工程科技和工程技术人才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探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就显得紧迫而重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工程科技和工程技术人才的作用更加突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是提升我国工程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责任与义务。

影响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突出问题

1.“忙于事务”成为影响工程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调查表明,在影响工程科技人才能力进一步发挥的12项因素中,“忙于事务”排在第一位,且不同行业、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在这一点的看法较一致。

“忙于事务”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申报和争取环节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过多;二是项目进行中的考核、评审、检查、验收活动过多,不讲效率的非学术性会议也多;三是公关性、协调性和对上级的应酬过多;四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和评奖活动过多。

调查显示,“忙于事务”的主要原因,53.6%的人认为是科研项目评审体制造成的,39.3%认为是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评审体制造成的,35.7%的人认为是科研经费管理体制造成的,75.0%的人认为是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的原因。

2.“官本位”对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明显负面影响。

调查表明,一些年轻的技术骨干热衷于当官,不安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什么?一是当官可以掌握和调控资源;二是在企业同级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收入相差很大,只要身上有一官半职,其收入就可能远远超过业务骨干;三是对官的考核没有硬指标,而对工作在一线的工程科技人员,考核指标十分严格,缺乏公平;四是当官可在申报项目、成果署名、评奖、晋升职称、出国考察、住房分配等方面占尽先机。如此种种,导致一些科技业务骨干忍痛割爱,放弃业务去竞聘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官位”。

3.部分科技人员的学风道德下滑,诚信与社会责任缺失。

许多专家谈到,受经济转型等大环境影响,部分科技人员世界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科学和敬业精神缺乏,学术不端行为增加;怕吃苦,贪享受,喜欢浮在办公室,不愿深入工程实践第一线;名利思想严重,热衷于拉关系,走上层路线,无心踏实做学问;高校在学生做人做事方面的基本培养教育严重缺失……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缺乏切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助长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二是科技评价、奖励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科研成果与待遇、地位、名誉的联系过于紧密,导向失衡,助长了浮躁和做表面文章;三是科技管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恶性竞争。

4.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不高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障碍。

与美、德等工程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教育定位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太窄,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培养和工程实践基本训练;二是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是继续工程教育与产业、企业结合不够紧密,缺乏现代工程建设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培养;四是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培训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

5.社会地位不高是工程科技人才流失和缺乏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调查统计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仅为53.75%。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选“工程师”的比例远低于“科学家”和“医生”。分析影响工程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没有建立规范的工程教育体系,高等工程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二是没有真正建立严格的、专业化的工程师职业行业认证制度,工程师队伍良莠不齐;三是工程师技术职务相对应的个人待遇较低。

加速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使科技人员摆脱“事务性工作”。

迅速扭转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将大量精力用于跑关系、要项目、应付各种检查、验收、鉴定和参加不必要评审、验收、评比等活动的状态。

大幅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善科研和教育工作条件,使更多工程科技人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议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中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成长和从事重要工程技术创新。

2.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淡化“官本位”影响。

改革现行评审和评价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做法,实现向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转变;研究建立符合工程科技人员职业和专业发展特点的职务级别体系和相应分配体系;改革现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直接由市场评判技术的优劣,鼓励工程科技人员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解决工程科技问题上。

促使“官本位”向“人才本位”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优秀人才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的社会认知系统。明确工程技术职务资格设置和工程技术专业职称的定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

3.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培养,从制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曝光惩戒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在科技活动中弄虚作假、骗取奖励和荣誉、非法牟利的,坚决取消奖励和荣誉并依法追究责任。

科技管理部门制定科研经费使用规范、论文及成果署名规范、科研过程的操作规范、成果评价规范等。在科技项目申报评审及管理上,进一步完善办法,实现立项与评定公开、公正。

探讨加强思想素质和学风道德建设、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及办法;组织制定和实施引导、推动科技界思想素质和学风道德建设的工作规划和计划。

4.建立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

改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的局面。

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使之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

建立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以企业为主体,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形成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链。

5.改革工程科技人员技术职务管理制度,提高其社会地位。

对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实施分类管理。对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的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行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由国家制定统一的设置规划,列入行政许可,立法予以实施;其他的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行社会化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制度。

优化成才环境,营造有利于工程科技人才创造性发挥的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完善聘用合同制度,建立人才分类、任用聘任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和评估考核体系;完善人才流动政策,合理引导工程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

(本文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代表课题组在上海召开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所作的报告摘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