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分会场。
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山环绕,山水相映。这是一座以火的温度和铁的力量铸就的城市。长江、磁湖、西塞山等等,是她最动情的元素。在这样的情怀里,黄石人创造了高度工业文明的
用细节擦亮城市窗口
人人都是黄石窗口,人人都是黄石形象。
黄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陶慧芬说,“八艺节”是一个艺术的盛会,也是一个开放展示的平台,这对于黄石环境形象及市民素质是一次大检阅,我们应该借承办“八艺节”的东风,进一步提升黄石文化设施建设和市民素质教育。
开展“十佳文明窗口”的评选。在各行业、窗口单位广泛开展“八比八看”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即比服务环境,看谁的服务场所“洁齐美”;比服务态度,看谁服务质量优;比便民措施,看谁的服务效率高;比奉献社会,看谁对公益事业贡献大;比关爱未成年人,看谁对孩子关爱深;比扶贫济困,看谁为群众送温暖多;比服务新农村,看谁为农民办事快;比行业形象,看谁的文明创建活动抓得好。
给市民讲礼仪课。全市有300多个社区分别在市民学校里开班授课,专门给市民讲礼仪课,讲解公共交往中,应该如何做到礼貌待人接物。内容包括着装礼仪、进餐礼仪、交谈礼仪、乘车礼仪、交通礼仪等。据介绍,为服务好“八艺节”,黄石市还对服务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发动。如全市所有出租车公司都开展了培训,800多台出租车1000多名司机全部参加培训。
用激情唱响“八艺节”
黄石共有3件作品参加“八艺节”,参与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角逐。28项文化活动彰显地域特色。“铜都风韵”――黄石市民间工艺品展览助兴“八艺节”。展览聚集黄石民间工艺品于一堂,包括最有代表性的保安镇石雕、阳新布贴这两项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王分忠布雕、佛圣堂佛雕、蜡制工艺灯等;木雕《水月观音》、石雕《关公》、布贴《麒麟送子》、布雕《清明上河图》等金奖作品。《黄石矿冶文化周书法美术摄影展》,用“矿工魂、矿山情、矿石缘”艺术再现矿冶文化,彰显了矿冶文化魅力。40幅书法、24幅美术作品、92幅摄影图片鲜活出炉,多侧面、宽领域地抒写黄石人文精神。《庆十七大、迎“八艺节”黄石京剧票友演唱会》,京剧票友声情并茂地演唱了多个流派的20个经典唱段和折子戏,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20多岁,老少同台,清唱、彩唱交替进行,传统戏、现代戏粉墨登场,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唱念做打有模有样,鼓点激越,弦乐悠扬。
用艺术享受点燃希望
黄石分会场在“八艺节”期间,主要承担五台文华奖参评剧目《一把酸枣》、《冰山上的来客》、《黄道婆》、《矸子山》、《欲海狂潮》,五场群文戏剧决赛剧目,一台外演剧目及两台本地祝贺剧目的演出任务。黄石人用热情拥抱“八艺节”。
黄石市歌舞剧院院长黄又平说,5日在该剧院上演的川剧《欲海狂潮》十分成功,观众看得非常投入,演出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10多分钟不愿离去。对地方戏来说,这种效果很难得,充分说明只要演得好,无名角、大腕、豪华布景,同样有市场,有前途。
外地剧目来黄石演出,是黄石艺术界观摩和交流的好机会。7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一级编导、黄石市歌舞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陈宗善。他创作和导演的鄂东南大型风情歌舞剧《金布银贴》成功成为“八艺节”祝贺剧目。
地方戏是一个地方文化特点的突出展示,其保存和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地方戏,多挖掘地方戏的内涵,注重内容、质量、表演,以质和特色取胜。连续两天观看了两台地方风味浓郁的演出,特别是看了《一把酸枣》后,67岁的陈导心潮起伏,他心中涌起了梦想:将青铜文化搬上国家级舞台,进入“九艺节”,冲刺“文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