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南通大学眼科学和实验诊断学被确认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这是继2007年年初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手外科医学中心在南通大学揭牌之后,该校学科建设取得的又一成果。有着90多年历史的南通大学,前身是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2004年学校合并之初,学校领导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就有着清晰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
南通大学加大柔性引进人才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制度和办法,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优秀人才到学校讲学,开展科研合作。该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选派88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2人还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校长顾晓松认为,知名专家学者是打造学科品牌、创立学校品牌的最重要因素。为此,该校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钟士镇、顾玉东院士、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等担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这些知名专家把科技前沿信息和新思维方式带进校园,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带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学科建设硕果累累
为早日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人不懈努力,学科建设取得骄人业绩。
2006年1月,在国务院学位办第十批学位授权点申报中,南通大学硕士点总数和学科门类都取得新突破,覆盖了医学、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得到体现。
2006年7月,南通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等6个学科成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
2006年,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和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通过省教育厅的检查验收;南通大学与纽卡斯尔大学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签署合作协议……
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全面发展
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南通大学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几年来,通过学科建设这一抓手,该校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积极组织申报课题,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
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4亿元;科研经费达到3500万元。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着力加强文、理、工、医的渗透与融合,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重点学科体系。”这是今年初顾晓松在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虽然着墨不多,却显示了学校领导加强学科建设的坚强决心和明晰的思路。(标题书法: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