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十一年,武王伐纣,从黄河的孟津出发,进军朝歌。纣王发兵七十万。但是,纣王的士兵虽多,却人怀二心,不肯为残暴的纣王作战,与武王的士兵刚一接触,马上倒戈。纣王没有办法,只有一个人跑回朝歌,
于是周兴,商亡。武王做的第一件事是分封诸侯。在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两处与北京有关。一处是武王的弟弟昭公?,所封的燕国;一处是尧的后裔,所封的蓟国。燕国的城址在今天北京房山区琉璃河乡的董家林;蓟国的城址在今北京广安门一带。
根据专家考证,周武王十一年,是公元前1057年,由此推算,北京建城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后来,燕灭掉了蓟,把它的国都迁徙到蓟的国都。这个城址从战国直到金朝都没有发生变化。先后做过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以后,才将国都迁到今地。
道路是城市的产物,没有城市便没有道路,道路的发生与发展是依托城市的。但是,以往讨论介绍北京道路的书籍,只是停留在名称演变的层面,没有深入城市的肌理,不能够满足读者对北京街巷深层的认知。
近日,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王彬、徐秀珊所著的《北京街巷图志》,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书根据北京城址的变迁,指明每一条道路的出现,不是孤立地而是与城址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深入而又细致地梳理了北京的道路与城市的关系,在学理上十分周密。
比如,为什么明代的北京,城市中心没有街巷。原因是那里是皇城,不可以居住百姓。入清以后,这个禁律放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大街小巷。同样是城市干道,在南城,右安门内的道路相对于左安门内的道路,旧时笔直宽阔,其原因在于右安门的道路以内在辽金时代是城市干道;左安门一带原来是村野,其内的道路在明嘉靖四十年修筑外城时才形成,而且没有经过很好的规划,故而道路的形状保存了乡野气息。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反映在城市建设上,远在西周便产生了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关于首都的建设,《考工记》说: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王城的中间是皇城,左侧设祖庙,右侧构社稷坛,之后设市。街巷采取经纬制度。南北方向的道路称经,东西方向的道路称纬。经与纬均与城门相通。这些道路,可以称之为干道。但是,干道之间的距离过大,于是又在城门之间增设与干道相平行的次干道,城垣之下辟环涂,即今天所说的顺城街。从而形成王城之内主要的街巷网格。之后在网格内设里,后世称坊。里设围墙,四面各辟一门,设主巷,支巷,环巷,与王城的主要道路相通。唐以后,里坊制度消亡,里坊之内的道路与里坊之外的道路不再有围墙阻隔,从而形成畅通的道路体系。城市的街巷便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北京街巷图志》根据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思想,分析了北京旧城道路的基本格局,指出元大都的道路基本是王城思想的翻版。虽然近年随着城市建设,北京的道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更多的是在旧城之外,在旧城,虽然力图突破棋盘状的网格,却很难彻底改变。从而说明,北京的街巷布局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在此书的第八、第九章里,进一步讨论了20世纪以后北京道路的变迁与发展,从20世纪初叶,对香厂地区进行现代意义的改造,直到今天正在兴建的六环路。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850年建都历史的城市,仅仅在二环路以内计算,宽宽窄窄的道路便有数千条,把它们说清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但是,如果抓住城址变迁、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思想,便抓住了这些众多街巷的纲。就此而言,《北京街巷图志》做了一个十分成功的示范。
按照体例,《北京街巷图志》精选了具有历史意义的320张图片,并在这些图片下面注以文字,介绍这些道路的出现与变化,从而使读者对北京的街巷有一个感性认知。比如,在前门大街西侧门框胡同的图片下面写有这样的文字:
门框胡同。出现于清光绪年间。位于大栅栏与廊坊头条之间,旧时有两座过街佛楼。佛楼用两块石板架起来,有如门框。现佛楼已毁,石板犹在,如图所示。胡同虽然狭窄,但亦是繁华的商业街。旧有北京早期的戏园同乐轩,后改同乐影院。有与月盛斋齐名的复顺宅酱牛肉铺以及爆肚、豆汁、切糕、油茶、豆腐脑等小吃摊。现亦多小饭馆及服装摊。
有图有文,饶有味道。书中的图片,每张都是这样,给读者以颇为浓郁的阅读兴趣。
既有学理,又有趣味,《北京街巷图志》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北京街巷图志》作者:王彬,徐秀珊出版社: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