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卫星应用走进百姓生活

2007-1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吕贤如 我有话说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11月18日召开的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上宣告:当前,随着我国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应用已经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卫星应用不仅孕育出一系列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成

为我国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普遍感言:原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卫星应用了。

提高生活质量的好帮手

打开广播或电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尽在掌握。而传播音像的媒介就是广播卫星。

吃饭时,那走上餐桌的绿色蔬菜、白色大米、红色肉类,也离不开天上的卫星。很多地区,正是靠着卫星遥感的应用,为农田规划、粮食蔬菜生产做出科学安排。

出行时,城市交通日益拥挤,而发现交通拥堵并及时制定缓解措施,也都离不开卫星。

不仅如此。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城市规划和绿化,绿树绿草更多了,居住环境更美了,卫星可谓“功不可没”。

比如,“绿色奥运”计划该如何制定?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选用了2005年以前连续6年的北京地区夏季卫星CCD图像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区绿地的变化情况。分类结果表明,城区绿地面积逐年增加,为“绿色奥运”的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

不知不觉间,卫星遥感已经在10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农业、林业、国土、水利、城乡建设、环境、测绘、交通、气象、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等。

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中,卫星遥感技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国土资源大调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防沙治沙、交通规划与建设、海岸带监测及海岛测绘、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维护及区域经济调查管理等。

孙来燕介绍,在京、晋、闽等地区,省市级农业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国土资源遥感信息系统、农业综合开发管理系统、水保及环境系统等,已逐步在国家、省区的经济发展规划、管理和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对突发事件的“千里眼”

在人们的印象里,台风通常被描述为“灾难”,但是2004年的超强台风“云娜”却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多少可怕的记忆。这是因为,中国气象局做出了准确的台风登陆警报,各级政府据此采取了应急措施,使人员财产损失明显降低。气象局有关人士说,气象卫星的使用,使我国天气预报的可用预报时效延长了2―3天,据测算,气象卫星投入/产出效益比在1:15以上。

2004年6月22日,西藏札达县帕里河上游连降暴雨,出现山体滑坡,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一旦溃决,洪水不仅危及下游的广大藏民,也危及距中印边境仅几十公里的印度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科院遥感所与资源卫星中心等单位利用有关资源卫星数据和其他数据,对堰塞湖的湖面面积进行动态观测,将所监测的灾情及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今年6月,淮河发生特大洪水,资源一号02星和国外卫星数据联合应用,及时监测受灾情况,并预报灾情发展,为抗洪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更好地降低各种灾害的危害,“国家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数字城市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全国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动态信息系统”等相继建成,为各级部门及时了解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

跨越千山万水的“顺风耳”

如今,当我们拨通手机畅听全球,享受通信事业带来的便利时,应感谢那些幕后“劳模”――通信卫星。

2003年非典期间,卫星通信充分发挥了重大事件和应急通信的重要保障作用。“中卫一号”通信卫星对非典患者的安全转移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了非典病人转移情况。

让更多人受惠的,还是利用卫星开展的远程教育。2003年启动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用5年投资100亿元,将卫星远程教育教学覆盖到全国53万余所农村中小学,届时,农村中小学生都可以享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不仅如此,党员培训工作也因为远程教育的开通变得更加灵活有效。仅山东潍坊,就建成近1万个卫星终端接收点,为党员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

目前,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的2200多个行政村安装了卫星电话,解决了用其他电信服务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

据介绍,我国卫星通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已覆盖我国上百个行业,亚洲地区和欧洲地区也已基本覆盖。至2006年底,我国使用了10颗卫星上的53个转发器,传输242套电视和199套音频广播节目,其中,4颗卫星上的6个转发器向全球传送广播业务。

现代交通导航的好向导

有了卫星,来往奔驰的车辆就有了指路的好向导。

有了卫星,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也下降了。据交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仅运营车辆安装的卫星导航设备就已超过38.5万台,公路交通运输秩序得到有效整顿,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运力不足和运力浪费等矛盾得到较好的缓解。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已应用到众多领域: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地震监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2006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突破了百亿元、用户终端年产销量超过百万台、个人导航终端数量已超过车载导航终端数量。

我国的卫星导航产品也开始走出国门。2007年,在东南亚区域的公开招标中,我国的高精度测量型卫星导航产品获得马来西亚测量师协会的批量采购定单,进入国际市场。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导航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和汽车市场的发展,到2020年,作为导航卫星应用的主流市场,中国这两大市场的规模将居世界首位,我国导航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也将更加可观。

西藏“电视进万家”工程惠及三万多个贫困家庭,藏族农牧民得以通过电视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了解多方面信息。图为一位藏族农民给电视卫星天线系上哈达。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