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我国多家铁路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称,依托重大技术引进项目,用3年多时间走完了国外几十年走过的路。作为铁路工程技术专家,请您谈谈在此次技术引进之前,我国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在您看来,短短3年多时间能不能真正完成这样一场跨越?
王梦恕:伴随着铁路前五次大提速的成功实施,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应该承认,在第六次大提速实施前,我国机车车辆装备业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大概落后20年到30年左右。这种落后不是表现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而是包括设计理念、工艺制造、管理水平、人才素质等等方面总体水平的落后。
现在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列车在世界上已经是成熟技术,比如法国的TGV高速列车、日本新干线等,都安全平稳运营了数十年。而我们国内几家一流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最多也只是研制过运营时速160公里的客车,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速度级动车组技术掌握不全面、不系统,尤其是主要系统和主要零部件不成熟。这些企业负责人对我说,如果没有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技术引进项目,就不可能有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的机车车辆及其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如今,我们很高兴看到国产化和谐号动车组和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疾驶在万里铁道线上。3年多来,我国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再创新,迅速成长为能够按照世界先进技术标准大规模生产先进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企业。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中国铁路与世界铁路先进水平大大接近了。3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技术跨越。
记者:一般而言,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首先应表现在设计上。您认为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技术引进项目给铁路装备制造企业设计理念带来了哪些变化?
王梦恕:发达国家技术装备之所以先进,关键在于设计制造的技术思路和技术理念的先进。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先进装备的设计制造思路,是快速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捷径。这次我国铁路引进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技术,都是当今世界一流水平的,而且实现了技术转让,设计文件和图纸都拿到了我们手里,使我们可以真切和深入地看到人家的设计思路和理念,这对我们更新技术装备设计制造观念有很大帮助。制造高速动车组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套引进先进动车组技术就是引进了人家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的先进而成熟的技术思路,其中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技术理念。比如高速动车组采用的空电联合制动技术思路就很先进,高效安全,紧急制动很平稳。通过吸收这种思路,使我们能够在世界先进的技术思想平台上推进技术的进步,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夙愿。
记者:再请您谈谈这些技术引进项目给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工艺水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王梦恕:这种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是一种质的飞跃。就我所知道的,参与第六次大提速的很多国内厂家在短时间内都完成了制造装备和工艺流程的升级换代。比如南车四方从2003年开始,累计投入9亿元进行大规模改造,使企业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铝合金车体、不锈纲车体、高速动车组总装生产线及调试试验线等工艺技术,搭建起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平台,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靠和稳定。一些相关配套企业也都新增了大量先进设备,掌握了先进制造工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制造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全面接轨。
记者:近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和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合作中标澳大利亚双层动车组项目,开创了长客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客车车辆的先例,这主要得益于依托动车组技术引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您认为此次技术引进对我国铁路机车车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何促进作用?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王梦恕:长客的例子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说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企业掌握先进技术后,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企业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还可以走向国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市场蛋糕将会越做越大。
铁路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还将有力地带动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在,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制造的配套企业就达到上百家,遍及国内十多个省市,涉及到许多行业。依托这些重大项目,必将促进和带动这些相关配套企业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实现技术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