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好一份杂志后,张七林径直走向他最习惯坐的位置。
在重庆市南岸区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的阳光公寓里,54岁的张七林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喜欢作诗,差不多每天都要在一本棕色封面的厚本子上记下自己的感想。这一特殊的爱好,引起了好几家重庆媒体的关注。报纸、电视在连续的报道中,都称他为“农民工诗人”。这
张七林30年前就从四川渠县来到了重庆,是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之一。去年住进阳光公寓后,张七林一下找到了感觉。阳光公寓里的读书室、识字班和各种讲座,总是让他流连忘返。他迷上了读书看报,还开始写日记、写诗了。“这一年多,我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阳光公寓里有很多比张七林还要“厉害”的进城务工农民。夏祖荣住进阳光公寓的时间比张七林早得多。他从3年前参加重庆工商大学的自学考试,明年再考过几门,就能拿到本科文凭了。
阳光公寓是重庆市南岸区政府为农民工准备的廉租房。除了基本的设施外,公寓还设有阅览室,政府财政掏钱,为居住在阳光公寓的农民工购买了电脑、订阅了报纸、杂志。进城务工农民有些是几个人共租一间,有些则是一家人住在一起。管理部门安排有专人为住户服务,这里经常还会有大学教授和各行业的专家们不请自到,为进城务工农民讲解法律、科技、生活知识。
公寓的管理人员顾思庆说,在阳光公寓,像张七林和夏祖荣这样工作之余还坚持充电的人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就业竞争的压力,一方面得益于公寓营造的良好的读书氛围。据顾思庆介绍,阳光公寓每月都开设民工夜校,给居住在这儿的人讲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以前是我们让专家来讲课,请进城务工人员来听。现在情况有了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常常会提前来找公寓管理部门,提出他们要求听哪些课程。“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顾思庆说。
来自重庆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重庆共有进城务工农民400余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工矿、环卫等行业,绝大部分承担着最繁重的工作,面临着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尽管如此,他们中还是有不少人会在闲暇的时候拿起书本,看看报纸、电视。
在一所中学做电工的小王师傅平时特别喜欢看书看报,尤其是像电工手册、计算机维修等实用性强的书籍。小王师傅说,自己每天都买报纸,每个月都会买书。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差不多要花上百元。看书看报的目的不仅是了解身边的大事小事,还想以后能跳槽到一个更好的单位。他说:“我只有30岁,我想有更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