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弘扬首义精神 彰显武昌魅力

2007-11-2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武昌,湖北省会之区,辛亥首义胜地,白云黄鹤故乡。山水灵毓,人文荟萃,1780多年的人文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楚文化、首义文化、革命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资源。特别是武昌首义为世人留下了鄂军总督府、起义门、工程营、孙中山铜像等一批革命胜

迹。

所有这些历史资源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如何将其整合成一条条璀璨的项链,构成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近日,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武昌区人民政府召集专家学者,讨论《武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建设概念性规划》。今天,本报刊登中共武昌区委书记张光清和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传承武昌文脉建设特色文化名城
张光清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武昌的宝贵财富。武昌自公元223年建城以来,已有1784年不间断的历史。从战国到唐宋时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军事战略要地,元代之后成为华南、湖广的区域性政治行政中心,张之洞治鄂18年间,在武昌兴实业、办新学、练新军,使武汉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都市。特别是辛亥首义在武昌打响第一枪,在全国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领袖示范作用,成功地推翻了二千多年封建帝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全球华人中闻名遐迩。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武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动武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历史遗存,能够进一步显现我们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现独特的个性魅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提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制定武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建设概念性规划,就是从文化角度来研究城市的生长过程,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弘扬为基点来开发、建设武昌,把历史文化遗存作为我们建设的重要特色构件,来拓展武昌发展的新空间;就是既要建设好、保护好“老省城”――武昌历史文化名城,又要依托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这一资源优势,建设好“新省城”――江南金融商务中心,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抓好重点区域的保护建设。传承武昌文脉,建设特色文化名城。自2005年起,市、区政府初步确定了“‘统一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推进’,依据历史文化遗存的特点建设四大风貌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首义文化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长春观・宝通禅寺宗教文化区、都府堤近代革命历史风貌区等四个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陆续启动推进。2006年,“四区”建设正式启动,首义文化区交通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首义广场建设基本完成,蛇山南坡拆迁正在推进,首义文化区二期拆迁已经展开,整个首义文化区将在2011年全部建成,以迎接辛亥首义100周年;都府堤近代革命历史风貌区中的中共“五大”会址及农讲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正在实施,今年底完成整个规划建设;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已经开始拆迁、拓宽道路和景观、房舍修缮建设工作,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规划建设任务;长春观・宝通寺宗教文化区正在对长春观实施综合改造工程,目前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化建设,今年基本完成保护建设工程。对在“四区”之外的其他历史遗迹,我们也将努力做好保护修缮工作。

依靠专家,发动群众,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对武昌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有深厚学术研究功底和造诣的专家学者,是我们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的“智囊团”,同时,武昌还有一大批热爱武昌历史文化、热衷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民间学者和市民群众,这些专家学者、热心市民的积极热情参与,不断丰富和完善历史文化内涵,保证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正确方向,对武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武昌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而且,我们对城市发展的规律并没有完全认识,许多信息并没有全部被破译或识别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赋予历史文化遗迹的文化内涵就要更加谨慎。尤其是对于一些个性突出、内涵丰富的历史街区和重点区域,我们还要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系中共武昌区委书记)

武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建设概念性规划研究
“概念性规划”课题组

2007年,中共武昌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武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为更好地彰显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建设与保护、开发的完美结合,武昌区成立了联合课题组,进行武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建设概念性规划的研究。规划指导思想:全面、准确梳理武昌城市发展轨迹,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保护优秀历史遗产,整合、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和个性,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确立武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任务,凸现“白云黄鹤、绿色湖山、千年古城、首义之区”的特色优势,营造武昌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建设的文化环境,提升其文化品位,增强其软实力,尽快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加快武昌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规划原则:重点区域、重点文物保护原则;非重点区域原址保护和迁建原则;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与集中保护同步原则;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原则。

规划布局:以保护、利用、建设古城风貌为基础,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为中心,在“六区”、“两街”、“一线”、“多点”的建设中,把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融进武昌的山山水水,把首义文化打造成武昌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并以此推进黄鹤文化、首义文化、城邑文化、宗教文化和山水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武昌历史文化名城与江南金融商务中心的和谐发展。

――“六区”。首义文化区、都府堤近代革命风貌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长春观―宝通寺宗教文化区、黄鹤楼―蛇山风景区、武汉大学风貌区;

――“两街”。解放路一条街和民主路一条街;

――“一线”。临江风景线;

――“多点”。散落在六区两街一线外的历史遗迹遗址。

重点保护“两区两街”(黄鹤楼―蛇山风景区、武汉大学风貌区、解放路一条街和民主路一条街);重点建设四区一线(首义文化区、都府堤近代革命风貌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长春观―宝通寺宗教文化区和临江风景线)。

规划目标:2010年基本形成“六区、两街、一线、多点”较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健康发展。

武昌要昌以何而昌
皮明庥

三国时,孙权于221年将统治中心由公安移至鄂县,改鄂县为武昌,取“以武而昌”之义,并以武昌(今鄂州市)作为吴的都城。223年,孙权出自拱卫都城的需要在今武昌筑城。武昌城到元代时就成为湖广(含中南六省)的行政首府。

所谓“以武而昌”,从根本上讲是强调了武昌的战略地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唤起全国响应,这是一曲时代凯歌,为武昌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这次武昌起义也显示了武昌战略地位的重要,只有在武昌,而不是汉口或汉阳,或全国其他地方,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才能势如破竹,引起全国响应。譬如在汉口先发难,动摇不了镇守武昌的湖广总督署,而且清军会很快进行捕剿。武昌一发难,连夜就将湖广总督署拿下,夺取了清王朝在华中的统治中心,因此就能号召全国,创造远东共和第一声。这次革命再次显示武昌“以武而昌”,显示武昌政治地位、战略地位的重要。

武昌曾经“以武而昌”,今天的武昌要昌,而且要又好又快地昌。

今天武昌不能靠打仗而昌,而是要充分认识武昌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包括经济地位、文化地位、行政地位和地理区位,这是武昌巨大的优势,依据这些优势,科学地探索武昌发展模式和路径,从武昌实际出发,开拓武昌,昌盛武昌。我认为要四管齐下:

第一,以商而昌。主要是指武昌商务和金融的发展,说得宽泛一些是指服务业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对发展总部经济和商务金融区有明确的思路。

第二,以文而昌。这里的文是广义的,包括教育、体育、科技、设计和文化等。总之,要靠软实力发展。武昌有武汉大学等十几所大学,有中科院武汉分院等众多科研机构,有许多设计院所,还有众多省级文化单位和事业单位,这些雄厚的科教文化力量对武昌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第三,以游而昌,或者说以景而昌。武汉的山水资源和旅游景点,以武昌为盛。武昌应成为全省旅游中心。要把黄鹤楼、东湖旅游区进一步提升,把付家坡打造为旅游集散地,开辟武昌区一日游。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武昌是历史文化古城,是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支柱。1700多年的武昌古城,文物资源丰富,文物遗存众多。我们要大力进行保护、维修、开发、利用,使古城风貌在一定范围内彰显。

第四,以节而昌。武昌的辛亥首义文化经贸旅游节,已开办了六届,这是武昌的盛举,应传承、发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一个大节日,要充分以节日推动武昌发展。除此之外,渡江节、六城会、八艺节、饮食节以及中共“五大”会址开放,都要成为武昌的会节和会展。(作者为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黄鹤楼、昙华林与首义文化相得益彰
严昌洪

为了更好地建设武昌历史文化名城,我建议武昌区以辛亥首义文化为主题文化,以武昌首义文化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整合武昌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黄鹤楼品牌效应的发挥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也应纳入到首义主题文化体系。

在景观方面,黄鹤楼和蛇山其实是首义文化区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大背景,黄鹤楼景区的建设,可与首义文化区相得益彰。首义文化区与黄鹤楼近在咫尺,黄鹤楼品牌效应可为首义文化区聚集人气。建议将黄鹤楼公园与红楼的游览路线连通,使游人游览黄鹤楼后能到红楼继续参观,或游览了首义文化区后能到黄鹤楼景区继续游览。这样一来,黄鹤楼和首义文化区不仅神不散,连形也不散了。

在文脉方面,黄鹤楼文化又是武昌首义的历史文化背景。黄鹤楼文化是一种名胜古迹文化,更是武汉人的一种精神文化,当年起义军占领武昌城后,首先就把革命的旗帜插到了“黄鹤楼”上(实为奥略楼,武汉人在黄鹤楼被毁后的年代里,依然称其为黄鹤楼)。黄鹤楼文化品牌效应与彰显首义主题文化并不矛盾,应该在建设首义文化区的同时,充分运用黄鹤楼的文化资源,开发黄鹤楼文化产业。可以把黄鹤楼下面的解放路开发为黄鹤楼风情街,复原武昌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展示黄鹤楼文化,销售黄鹤楼文化产品,以便再现荆楚文化的神韵,揭示武昌首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诗词歌赋编为一台歌舞节目,名之为《黄鹤楼咏叹》,每晚在经过重新装饰的黄鹤楼剧场演出,组织旅游者观看。风情街和晚会一定要充分揭示黄鹤楼文化的内涵、武昌古城演变的轨迹,让观众穿越时空隧道,领悟历史文化真谛,得到美的享受。有了一条风情街和一台文艺晚会,就可以使黄鹤楼文化从黄鹤楼公园内延伸到公园外,使游客游览黄鹤楼从白天延长到晚上。至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更可以和首义主题文化相结合,并纳入到首义主题文化体系之中。昙华林其实是武昌城市历史的缩影,它更可以展现武昌首义的历史背景。那里的江夏民居,是武昌城市变迁的见证;那里的西方建筑群和宗教场所,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产物;那里的学校、医院、图书馆,是近代文教卫生事业进步的成果。这一切都对武昌首义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产生过影响。这里的许多建筑甚至直接与武昌首义的人和事发生着联系,武昌地区革命活动的发祥地、武昌首义的根就在昙华林一带。吴禄贞等最先聚谈革命的地方就在那里,史称“花园山聚会”。早期革命团体日知会就设在那里。曾在这里生活或工作过的吴禄贞、李廉方、刘静庵、刘公、石瑛、熊十力、李四光等人,许多都是当时的革命党人或首义志士,在这里传教的一些宗教界爱国人士也曾帮助过革命。所以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应该兼顾、配合首义主题文化的彰显,突出这些人和事。一些优秀历史建筑保留下来,修复以后,可利用来开办有关上述那些人和事的小型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现代革命史与辛亥革命有着继承关系,与现代革命史相关联的人和事也可以建馆。还应该有一幢建筑作为昙华林地区整个历史演变的陈列馆。这样一来,昙华林的历史文化特色就凸现出来了,并对首义文化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导)

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梁华平严威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于中国历史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以武昌首义的胜利作为开端的。武昌首义不仅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而且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武昌首义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凡是符合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条件之一的都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既符合文物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也符合建筑群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建筑群。

另外,根据《执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凡符合6条标准之一者,皆可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至少符合其中3条标准。

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地,拥有一批珍贵的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至今保存较好的有20余处,其中主要遗迹、遗址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鄂军都督府旧址)、起义门、胜利亭、黎元洪墓、辛亥烈士墓葬群(包括扁担山辛亥铁血将士公墓、球场路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利济路辛亥烈士公墓)、伏虎山辛亥志士墓葬群、工程营遗址、拜将台遗址、楚望台军械库遗址、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孙中山铜像(包括汉口、武昌)、黄兴铜像、三烈亭、首义公园等。这些首义遗迹、遗址均保护完好,构成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物质基础。

孙中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世界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一份影响世界历史的百人名单,中国有5人入选,其中就包括孙中山。这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美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世界史考试中,辛亥革命不仅进入了考试范围,而且是分量较重的论述题,题目是“比较中国辛亥革命同俄国十月革命或墨西哥革命(两者选一)之异同”。足见辛亥革命在世界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地位。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增添了辛亥首义遗迹、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份量。(作者分别为辛亥革命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辛亥革命博物馆研究馆员)

重视策划打造武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品牌
王晓鸣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工程。其内容不仅包括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还要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其方法不仅涉及单体的文物保护利用,还包括整体的历史街区及特色环境风貌的保护利用;其范围不但要保护利用有形的建筑、街区等物质实体,还要保护利用无形的民间艺术、民俗精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专业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还关联经济、环境和社会等众多学科领域。

所以,在打造武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系统策划和实施项目策划。我们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在长期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创建和保护利用项目策划的成套技术方法。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功能定位策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持续保护利用策划、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与特色环境策划、保护利用项目经营目标策划、保护利用项目融资方案策划、保护利用项目组织实施策划、保护利用项目参与方式策划和保护利用项目预期效益评价等内容,收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持续保护利用策划的主要目标是,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同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性社区和生态景观环境系统。具体包括: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有效性和稀缺性,资源的质、量、时、空关联性,资源的综合动态系统性,资源的可塑性和多宜性,资源的循环性和转化性等策划内容。

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告诉我们,激活历史城区的社会发展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保护利用项目的核心内容。云南丽江古镇和山西平遥古城的成功开发模式就是力证。而一些城市盲目投入巨额保护改造资金修复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却出现长期冷落和空置不用的浪费现象,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和借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的社会要素激活主要是通过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和文化要求,重点是改善和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经济要素激活是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与建设项目的关键。当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本超出地方财政融资能力时,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和法规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通过具体项目策划,让广大使用者和全社会力量成为保护利用项目的主体受益者和积极参与者,才能保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与建设项目的投入和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融资方案策划和参与方式策划,采取更为积极策略和制定有吸引力政策,充分利用本城区的潜在资源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商业发展优势和特色环境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创建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所在城市地区不可多得的特色靓丽名片和社会经济发展品牌。武昌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和建设中应十分注重自身品牌的可持续性策划和品牌特质提升策划;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需要政府会同多领域专家进行财务性、延伸性和心理性专题策划,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保值增值;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性,需要政府各部门进行开放式建设平台策划,引导鼓励社会积极参与。(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武昌应营造政治与科教文化城
涂文学

武昌拥有悠久的城市历史,黄鹤楼、宝通禅寺、长春观,在为武昌增添秀美风光的同时,也给古城平添了许多沧桑感。而武汉作为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城市,其众多革命旧址亦保留于武昌,红楼、起义门、农民运动讲习所……,因见证近代中国许多历史性巨变而名闻遐迩。

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学术教育基地,高等学府、科研院所林立,数量之多在全国位列第三。正由于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存在,使得武汉的人才资源丰富。这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也大多数建在武昌,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这就使得武昌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三镇中人才最集中、流动最频繁的城区。

武昌自古以来即为湖北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明代为湖广行省首府,清代为湖广总都府所在地,是两湖政治文化中心,并长期驻有省、府、县三级的各种衙门。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政府设在武昌,中央政府派驻湖北、武汉的机构也大多设在武昌。武昌近六七百年来一直是湖北的政治中心。

根据武昌上述城市特点,我们建议武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应着力营造政治与科教文化城:

主导功能:政治与科教文化的营造与体验。

主导形象:黄鹤之乡,首义之城。

文化特色:

――文化之城:武昌历来为华中政治与文化中心,是白云黄鹤的故乡。省博物馆陈列的具有楚文化风韵的曾侯乙编钟。东湖之滨、珞珈山麓、黄鹤楼下,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挥毫,留下丹青画轴,千古绝唱。

――革命之城:武昌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区,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辛亥起义首府红楼、起义门、烈士祠、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故居、施洋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密布于本区。

――风景之城:东湖是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珞珈山环抱东湖,山水交映,景色迷人。

――科教之城:有武汉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全国著名的智力密集区之一。

建设思路:着力彰显武昌历史和现代文化,发掘辛亥首义文化资源,展示首义之都形象。以大东湖区域为中心,利用高校资源,按“一校一景、同城共景”的思路,开发科教之都文化新景观。利用“武汉中国光谷”,打造现代科技文化品牌。(作者系江汉大学副校长、教授)

塑造武昌历史文化名城的意境
陈望衡

国外的许多城市街道都有指示的地图,除此以外,还有历史文化名胜指示标牌。中国的城市一般没有这样的设施,对于外地人很不方便。要尽快地将这样的地图和标牌建立起来。

当然,这样的地图、标示牌,要做得比较精致。如果粗糙,就不如不做。武昌区需要属于自己的标语牌。也就是说,武昌需要自己的名片。

优秀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意境,在中国,有意境的城市也有一些,比如,上海、青岛、大连、苏州、杭州、拉萨、南宁、桂林,这些城市大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或是山水园林城市。有意境的城市首先是有个性的,有特色的,有鲜明的可辨识的视觉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经久难忘;其次,有文化底蕴,耐人品味、让人留连,还想再来;第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城市的硬件设施配套,优越,而且社会风气、人际关系都非常好,给人一种安全感、亲和感、温馨感。意境是一个美学概念,它常用来谈艺术,其实也可以用来谈城市,优秀的城市就是一件艺术品,它就是一首诗,一首曲,一幅画。城市建设者不仅是建筑师,是规划师,是经济师,还应该是诗人,是艺术家。意境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是比较难讲的,但在实践上,它不那么复杂,不那么神秘,它无非就是特色,就是氛围,就是个性,就是魅力!我在新近出版的《环境美学》中将城市意境作为重要的美学概念推出,其意也就是让城市规划师注意城市的美学风格问题。

武汉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该考虑它的意境问题。武昌的意境是什么?让我们共同去探讨。也许不会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是,只要做为一个问题提出,并且去实践,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意境了!(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