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军事变革应运而生。它的渗透力、链接各种武器的能力前所未有,已经在近期局部战争中崭露头角。然而,信息技术解决的只是使用手段,武器装备的物理能还存在价值,核武器依旧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挥之不去的梦魇。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宣告核时代的到来。此后,
全球核武器的总数,时下已达到1.7~3万枚。美国核武器最多,共有1.1~1.2万枚核弹头。其中,陆基、海基、空基战略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7000多枚,战术核弹4000多枚。俄罗斯仅次于美国,约5000枚核弹头,其中2916枚装配在洲际弹道导弹上,1072枚装配在战略导弹核潜艇上,864枚装配在空基巡航导弹上。但也有西方专家推测,俄罗斯现有1.8万枚核弹头,其中2/3为战术核弹头。巴基斯坦约有50枚核弹头,载体为“高里”、“沙欣”弹道导弹和F-16歼击机。印度有50~100枚核弹头,载体有国产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各型歼击轰炸机。英国约有200枚核弹头,全部装备在4艘“三叉戟”-2型核潜艇上。法国拥有350枚空基和海基核弹头,载体为“幻影-2000N”歼击轰炸机和“超军旗”舰载攻击机。
能够制造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目前,约有40个国家具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并且希望拥有核武器。
值得关注的是,而今战术核武器作用大幅提升。在以往的核裁军谈判中,重点针对的是战略核武器。2002年,俄美签订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应将核武库削减2/3,到2012年将战略核弹头减至1700~2200枚。但是,《条约》对削减战术核武器却只字未提。2003年,美军进入伊拉克时,一些部队就装备了战术核武器。美国现行军事学说明文指出,美国可以在战场上动用小型核武器。当年的北约,实际上是用战术核武器来应对华约在常规武器方面的优势。
战术核武器包括陆基战术导弹、海基反舰战术导弹、海基反潜战术导弹、舰地战术导弹的核弹头。在战略核武器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战术核武器的作用大幅度提升,部分任务交由战术核武器来承担。一些国家试图规避有关限制,通过发展战术核武器保持核优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履行在削减战术核武器方面的所有义务,将核武器撤出华沙条约国家和苏联加盟共和国,同时大幅削减本国军队中战术核武器的数量。至1992年,俄罗斯防空军的战术核武器削减60%,空军削减50%,海军削减1/3,陆军则不再有战术核武器。但是,2007年9月,俄罗斯国防部第12总局局长弗拉基米尔・韦尔霍夫采夫上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俄罗斯来说,战术核武器是遏制外来侵略的一个因素”,俄罗斯完全有理由不把战术核武器从军队核武库中清除出去。他解释道:俄罗斯和美国的地缘政治情势不同,俄罗斯周边有核大国,而美国周边没有;俄罗斯可以同美国就削减战术核武器问题展开谈判,但前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拥有战术核武器的国家也要参与谈判。至2007年,俄罗斯约有3500~4000枚战术核弹,其中包括约1200枚导弹核弹头。
从1945年至今,人类大约制造了12.8万枚核弹。美国最多,7万多枚;俄罗斯次之,5.5万枚。1986年前后,服役的核弹数量最高达69478枚,能把整个地球毁灭无数次。现在削减至1.7~3万枚,自然是一个巨大进步。但是,现在世界各国仍储备大量武器用钚,可在短时间内使核弹数量增至8.5万枚。制造核武器技术封锁早已被打破,只需要精密生产工艺和一定的资金投入即可。如果降低要求,那么拥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科技能力的组织也能制造出简单的核弹。这样,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会越来越多。现在有近190个联合国会员国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根本无法有效控制核武器的扩散。即使是条约成员国,只要提前90天发出公告也可随时退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恐怖组织一旦掌握核武器,是不受任何使用核武器规定限制的,对世界安全的危害难以估计。上述事实表明,遏制核武器的发展和使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