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家京剧院:展示中华文化新窗口

2007-1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丽萍 我有话说

新建成的梅兰芳大剧院在夜幕中,以它呈半圆型的玻璃幕墙和红色座椅成为车公庄立交桥东南角的醒目建筑。该剧院28日晚迎来它的首场演出。本报记者高腾摄

●富丽

堂皇气势恢弘  ●集合先进科技手段

11月28日,拥有50多年历史的中国京剧院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其所属的梅兰芳大剧院也正式落成开业。在双喜临门的日子里,剧院的京剧从业者不光有了新的更大的单位称谓和气势恢弘的大剧场,肩上还有了弘扬中华文化的更多责任担当。

国家团队意味着更多责任

中国京剧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成立于1955年1月。首任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50多年来,剧院基本形成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剧院继承和创演了《野猪林》、《九江口》、《白蛇传》、《红灯记》、《文成公主》等500多部优秀传统戏和现代剧目,涌现出了一批批京剧艺术名家,享誉海内外。

在观众心目中,拥有雄厚实力的中国京剧院堪称京剧界的龙头,改名为国家京剧院,现任院长吴江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改名后更能发挥剧院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与此同时,国内对外文化交流扩大,目前全国有近百家京剧艺术表演团体,规模实力、艺术品位不尽相同,许多院团在出国时,都把自己称之为中国京剧院,造成了名称上的歧义和概念上的混淆。此外,与国际接轨,部直属院团的署名中明确其“国家”属性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因此,中国京剧院改名为国家京剧院后,可进一步提升剧院的综合实力,全面树立国家剧院的社会形象。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担当,具体地说,就是剧目、人才、普及“三大工程”。

在剧目创作上,国家京剧院所面临的任务是继承与创新并重,吴江介绍,除了复排剧院的优秀代表剧目外,还要创排新戏,要拓宽思路,如剧院与西藏藏戏合演的《文成公主》等就很有新意。人才培养上,除了继续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外,还要培养、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团长要对进剧院的每一个青年演员制定培养计划,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一个有前途、有发展的艺术环境,形成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艺术局面。

拓宽京剧艺术传播

和普及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给了我们京剧工作者极大的启发。”吴江深有感触地说。京剧艺术除了剧场演出外,还可做多种宣传和普及工作,如将京剧优秀剧目做成数字电影,在城市院线和农村、高校演出,或转成胶片向海外发行,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2005年,中国京剧院制定了五年发展纲要,即决定每年制作5部数字电影,目前由张火丁主演的《白蛇传》已制作完毕,新戏《泸水彝山》正在录音中,今年也可与观众见面。此外,京剧下游产品如京剧工艺品、服饰等的开发也应加强。盘活京剧艺术本身的资产,亦可拓宽京剧艺术的传播路径。

在京剧艺术的普及上,近年来中国京剧院举办的“京剧艺术进校园”等京剧普及公益事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剧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后除了继续进大学校园外,吴江还透露,要进小学做普及工作,让小学生每学期学会唱两段京剧,六年下来能唱十几段。“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吴江兴奋地说,明年国家京剧院就将抓试点,同时号召全国11大重点京剧院团在各省市做试点,并将开办夏令营、讲座等活动,为京剧艺术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

让京剧成为主流时尚文化

自人民剧场多年前失火关闭后,中国京剧院就没有了演出剧场。如今以京剧大师梅兰芳命名的富丽堂皇的梅兰芳大剧院的落成使用,不光给观众以鸟枪换炮之感,也让国家京剧院的人们扬眉吐气。

谈到与长安大戏院的关系,吴江说,不是抗衡而是合作,共同弘扬京剧艺术,为使京剧成为主流时尚文化而努力。他强调:“梅兰芳大剧院从属于国家京剧院,它集合当代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是颇具中国民族气派的现代化艺术殿堂。但国家京剧院只订了每年100场的演出任务,其他京剧院团,包括国内外音乐剧、歌舞等各类艺术形式都可在此演出,它将成为不同艺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

梨园行里历来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对此,吴江主张京剧界要互相理解,真诚合作,抛却个人私利。“中国京剧院以前经常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这次梅兰芳大剧院开业演出,我们还邀请了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来祝贺演出。”吴江认为,京剧就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艺术,而大剧院以梅兰芳命名,就是因为梅大师艺术好、人品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大家风范,“我们要以梅大师为榜样,做德艺双馨的京剧人,共同为弘扬京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吴江对京剧的前景充满信心:“如果京剧成了主流文化和时尚文化,大家都以看京剧为荣,那时还愁京剧没有观众吗?”

观众在梅兰芳大剧院的京剧艺术展示大厅内欣赏京剧人物造型。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