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庆:文化共享 人人受益

2007-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肖国忠 张国圣 我有话说

流光溢彩,歌舞喧天,虽细雨蒙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仍热情不减。这是记者11月17日晚在重庆市渝中区举办的周末音乐会上看到的场景。这个场景使记者感受到了重庆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施文化共享战略的坚

定步伐。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十七大召开以后,在文化建设方面,重庆市立即以这样的目标要求自己,发展自己,推动自己,以使自己在文化共享的征程上迈出新的一步。

农村文化共享:为农民送去精神食粮

“建设一个文化长廊、修建一个文化活动室、组建一支文艺队伍、评选一户文化大院、开辟一个篮球场。”这是重庆沙坪坝区提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

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已经被纳入区委“构建和谐沙坪坝”的任务目标之中,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以“中心镇”的“中心村”为试点,稳步推进全区各社区、村级文化室建设,逐步健全全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

新农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只是沙坪坝区众多文化共享工程中的举措之一。在沙坪坝,像这样的农村文化共享工程比比皆是:2005年至今,沙坪坝区文广新局和区文化馆举办基层文化专干、村社文艺骨干培训30余次,参训学员近900人次,区文化馆派出业务干部下基层辅导600多人次,辅导基层文艺团队200余支,辅导文艺骨干和群众近2万人;2006年,沙坪坝区成功举办了“沙坪坝区首届农村(社区)文化艺术节”,今年10月继续举办了“第二届农村(社区)文化艺术节”,使农村文化建设在城乡互动中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文化下乡”活动中,沙坪坝区每次专门编印《农业科技》1000余份发放给当地农民,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和技术;从2006年开始,设立农村电影放映专款,采取“政府买单”的形式,为全区农村地区定期免费放映电影……

“文化共享好!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精神粮食’送到农村来。”在农村采访时,村民们这样对记者说。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尽全力缩小城乡差距,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为城乡统筹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这是沙坪坝区文广新局向老乡们给出的承诺,“我们将继续大力扶持‘农村文化示范户’的发展,为其配备文化基础设施,依托他们,促进百姓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

城市文化共享:为市民带来幸福快乐

“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这是重庆市渝中区近年获得的殊荣。渝中区委宣传部部长朱军说,渝中近年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与渝中区坚持“文化共享”的战略方针须臾不可分离。

近年来,渝中区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有目共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少年宫等一批新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已经投入使用,国泰大剧院、重庆美术馆、文化宫改造等正在推进;湖广会馆、通远门城墙公园、洪崖洞已成为重要文化设施,人民广场、朝天门广场、解放碑广场等五大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正在建设,山城步道、城市阳台等公共文化设施持续兴建;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社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区12个街道已有8个达标文化站,109个社区已有41个社区示范图书室,社区图书室现有藏书总量达21.7万册;全区317支群众文化队伍常年活跃在广场、社区,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达到30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10万人次……

文化的共享带给市民的是幸福和快乐。记者在解放碑周末音乐会上看到,人们喜气洋洋、尽情欢歌,快乐、幸福溢于言表。

“文化共享就是要让人们体会到文化带来的好处,使人们尽享其乐。”朱军这样表达他对文

化共享的理解。

文化共享显效益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就重庆来说,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把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文化兴市融入到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重庆的过程中,实施文化共享战略,尽力打造与直辖市地位相适应的软实力。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共享对于促进重庆社会稳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城乡有效对接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沙坪坝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波对记者表示。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继续实施文化共享战略,沙坪坝区将实施“农村书屋”工程,2008年内,在全区86个社区、116个行政村分别建设社区书屋、农家书屋,2012年,藏书量达到5000册以上;到2010年,实现农村每村每月看到一部电影,到2020年,达到农村看电影像城市一样,想看就看;到2020年,全区所有行政村“五个一工程”建设100%达到指标体系,文化示范户达到村级户籍户数的3%-5%。

在渝中区,文化共享在促进文化本身发展和繁荣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效益:受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渝中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渝中区现有文化企业1458家,文化从业人员28855人。2006年,全区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2%,初步形成了以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为主要支撑,以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其他文化服务业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文化共享,效益无限。”这是朱军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意义的概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