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冬的早晨,30多位参观者走进张家港港区小学,他们看崭新的校舍、听孩子们朗声晨读。之后,参观者毫不犹豫地在招工协议上签了字。
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参观学校,成为张家港大多数企业招工的主要环节。而这招“杀手锏”,既为外来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也确保了张家港企业有充足而优质的员工资源,成为经济
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郭炳荣说,“让每个GDP贡献者享受同等待遇,提升未来新市民的素质,成为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
“标准化”促“无缝对接”
郭炳荣告诉记者,占全市学生四分之一的近4万名“新张家港人”,7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而如何“拉长”外来务工子女学校这块“短板”,使所有“新张家港人”接受良好教育,是张家港近年来致力解决的“课题”。
2006年春季,张家港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明确要求在两年内让所有学校达到标准,对学校选址、校园环境、教室配置、教学资源、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包括要有六室(艺术教室、科学教室、图书室、综合活动室、团队活动室和多功能教室,另外有初中的学校还要必须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三房(机房、办公房、厨房)、两场(田径场、篮球场)、一所(水冲式厕所),对计算机网络教室也提出了按12:1配置等具体要求。
200米标准的环型塑胶跑道,设施齐全的足球场、排球场,微机室、艺术教室、科学教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这是专门招收外来人员子女的张家港旭东学校。一年来,全市11所民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已有7所完成达标建设改造,总投入超过8000万元,其余4所也将在年底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
张家港还对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的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达到合格或示范标准的,分别按投入总额的15%和20%予以奖励,奖励经费由市、镇两级财政各承担50%。阳光学校校长钮家伟告诉记者,自己学校达到了示范级标准,市里一次性奖励了60万元。目前,通过验收的学校已全部兑现了奖励,全市累计支出1500万元财政奖励资金。
“支教风”提升教学质量
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钱洁雅告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本地学校差距很大,让公办学校优秀教师去任教,必将提高他们的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均衡化。
2006年9月1日,由58位公办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组成的“支教团”,来到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
到旭东学校支教的孟红亚老师,善于观察、分析,找出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以及相互沟通上的障碍,以爱心教育为突破口,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到塘桥镇金城学校支教的杨建刚老师,针对外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差、普通话不标准等现状,修改暑期准备的教学计划,将教学进度尽量放慢,多利用早晨和中午时间为他们补课。
旭东学校校长徐旭东说,“支教老师犹如一股清风,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逐步走向规范。”如今,90%以上外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能熟练使用电脑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和共享教育资源。
为使制度得以更好地执行,张家港市教育局还专门出台了倾斜政策,支教老师每月享受交通补贴,并在晋升职称、干部提拔、出国进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来自张家港市教育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支教教师已占外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总数的25%。
“一视同仁”催生“归属感”
从徐州到张家港打工的王大振,没料到儿子也能在张家港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从前年起,张家港市政府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符合计划生育、父母一方在张家港工作等条件,就可与本地孩子一样享受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为“端平”这碗“水”,张家港每年要增加5000万元财政支出。
一视同仁,是“新张家港人”享受到的最好待遇。张家港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全市教育通盘考虑,加大管理和“渗透”力度。从规划入手,在城郊结合部和企业密集的地区,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以保证固定的生源和有序发展。从去年起,建立民办教师登记管理制度,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师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通过专题指导调研、专家挂钩辅导、校际互动教研等途径,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每学年和公办学校一样要接受办学水平综合评估。
为保证学生上学路途安全,2006年春季起,张家港率先在全国实施学生乘车公交化改革。市财政投资2500万元,添置了108辆新大巴车,开通了241条公交专线,凡离校超过3公里的学生,全部由公交专线车接送。其中外来人员子女6700多人,占乘车学生总数的近60%。为此,张家港市财政全年补贴总额超过600万元。
王大振告诉记者,“张家港对待我们的孩子,与对待本地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孩子很快就融入了集体生活、融入了这座城市。孩子说,长大了,也要在张家港工作。”而在去年评选出的“张家港十佳少先队员”中,有3名是“新张家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