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7-12-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车玉明 韩洁 我有话说

今年我国将迎来本世纪连续第四个粮食增产年,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这一年,既是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实现新跨越的一年,也是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再创新高,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增速比去

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收入达到3321元。

事实上,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强有力推动下,我国农民收入已经打破了几年前收入增长缓慢的格局,进入新的较快增长期。统计表明,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6.8%、6.2%和7.4%,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超过6%,是1985年以来的首次。

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国家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现代农业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合力推动作用。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4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增长。2007年种粮农民直接受惠的财政支持将超过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此外,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比税改前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亿元。同时,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今年达到了431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加强。

现代农业的推进提高了农业效益,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乡镇企业的稳定发展则开拓了农民致富渠道。同时,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对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和生活得到保证。

随着农民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今年我国农民增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家庭经营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态势比较明显,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统计显示,2006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60.2%。今年前三季度,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达到1139元,同比增长20.2%。

随着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归,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明显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1429元,同比增长19.8%。

此外,由于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人均收入458元,同比增长11.7%。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两成以上,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说明农民从政策扶持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与农民现金收入增长较快相对应,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表明农民在购买各类服务及非食品类商品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今的农村,电话、手机已经较多应用,电脑、大屏幕电视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各类精深加工的安全放心食品也摆上了农家餐桌。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2年的1834元增长到2006年的2829元,年均增加249元。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在不断上升。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在农村得到大力推行,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农村消费市场逐步活跃,农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尽管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受农业稳定发展难度大、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尚有待开拓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还在扩大,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面对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强调通过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和扩大农民转移就业等措施,保障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本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