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之仪研讨会召开

2007-12-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吉太耘 我有话说

李之仪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30余位学者围绕李之仪的生活和创作轨迹、诗词文学地位、词论的理论贡献等问题,各抒已见,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之仪一生命途多舛。曾任枢密院编修、原州通判、万泉县令、常平提举等职。建中靖国元年,李之仪因开罪于蔡京,被革职编管太平州(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

其后的20余年间,寓居当涂,有《姑溪居士前后集》70卷。

李之仪卒年迄无定论。此次会上,曾枣庄、汤华泉通过对李之仪诗词、文章、交友书信时间等进行严格界定,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李之仪卒年应为南宋建炎元年;曹志平的李之仪编年史进一步确认了两位学者的观点。李之仪于建炎元年以80岁高龄卒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观点,得到了与会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

学者认为,在词的创作上,李之仪“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与苏轼同出一辙。但又与苏轼词风大有区别。曾枣庄认为,他的词风与李清照词风颇为相似,语言清新平易,情意深切自然,内蕴丰富广阔。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等,都体现了这一词风,均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二李同为山东人。李清照词风很可能受到李之仪影响。葛景春认为,李之仪的词与李白诗一样颇受民歌影响。他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词,显然与李白《子夜歌》、《荆州歌》、《襄阳曲》、《越女词》等诗歌的诗风相似,清新明快、情感真挚、有一种浓郁的民歌风情。他的《忆秦娥・用太白韵》:“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高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边双阙。”词风清旷壮逸,酷似李白词《忆秦娥》。邓乔彬认为,李之仪晚年长住地处江南的当涂县,与当地民间有着不解之缘,其清新朴实的词风,隽永秀丽的词句,受到当地民歌的浸润。

与会学者认为,李之仪不仅是北宋著名词家,也是北宋词学的开拓者。周啸天指出,李之仪词论主张的要点有四,一是主张词句和诗句应有区别,填词要有“音律”;二是反对平庸,力求“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三是立足小令,重视长调,讲究致韵,拓宽词路;四是肯定柳永慢词功绩,并指出柳词在致韵上的不足。这些词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