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是国内收集抗战和二战时期图书、期刊和报纸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但记者日前在该图书馆采访时得知,这些年来图书馆始终为这些“镇馆之宝”快速的“容颜衰老”而忧心忡忡。邵康庆馆长说:“再不采取措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些珍贵的文物‘油尽灯枯’。到那时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
“镇馆之宝”在老去
民国文献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出版的所有文献。这一时期印制文献大多是采用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这种纸张酸性强、质量差,能够保存的时间较短。加上民国图书普遍采用所谓“洋装书”的装帧方式,很容易造成破损。根据学界的研究,民国时期普通报纸的保存寿命大约只有50年到100年左右,图书的保存寿命大约是100年到200年。
据邵康庆介绍,重庆图书馆目前共收藏有民国时期图书7.7万册、期刊2万余册,其中有数千册为当时出版的孤本珍贵图书。像全国其他图书馆中的民国图书、期刊和报纸一样,由于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保护方法,这些文献都出现了书页整体泛黄、字迹不清、书页两角脆化等问题,有些还有虫蛀,轻轻一碰,碎屑就往下掉。“民国时期的报纸更糟糕,全都粉了,不敢打开。”邵康庆说。
几年前,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到重庆图书馆查阅民国时期的资料。报纸一打开,就落下了许多粉末状的纸屑。周秉德赶紧合上报纸说:“再也不敢打开看了!”
保护方法存两难
对于民国文献纸张酸度过高的问题,公认的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脱酸。但目前只有两家国外公司掌握了脱酸的核心技术,引进设备和原料要花费巨资。而直接对文物进行扫描、缩微,虽然能够保存文献价值,扫描的硬件、软件等费用也不是很高,但学界担心扫描时的加热过程会对文献的纸张、文字、装帧产生影响,在保护的同时也会伤害到文物。
一方面是耗资巨大、迟迟无法实施的脱酸修复,一方面受到学界质疑的扫描和缩微保护。面临两难的选择,像重庆图书馆一样收藏有大量民国文献的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都不敢“轻举妄动”。如何修复和保存这些“镇馆之宝”,成了许多拥有民国文献的图书馆共同的难题。
“我们已经等不起了。”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宋继珍表示,“再等下去,一旦这些文物真正‘消失’,我们连文物的内容和思想都无法保存了!”
有风险的选择
实在无法再等,重庆图书馆作出了一个有风险的选择:通过扫描将民国图书、期刊数字化,“先抢救这些文物的文献价值”。
邵康庆说,重庆图书馆在扫描前先将图书和期刊进行了分类。只有孤本的书籍做无边距扫描――不拆开、折叠书脊,每次只扫描一页内容;有多本的书籍选择其中一本拆开做分页扫描,扫描后再重新装订,用黄裱纸把书脊贴好。为了尽量保存文献上的所有信息,重庆图书馆大量启用灰度扫描方式。因为黑白扫描适用于清晰度较高的文献,而目前图书馆大量文献中含有印章、图片,字迹模糊,更适合用灰度扫描。
据承担书籍扫描、整理工作的重庆西信天元数据资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文物本身脆弱,扫描过程中的加热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西信天元专门购买了6台档案扫描仪。这些档案扫描仪的扫描过程很短,每分钟可扫描40页,扫描时的发热量也不大。
将纸质图书转变成电子书需要至少两个流程。一是将扫描后的图片进行两次校对,然后制成PDF文档,刻录成光盘保存;二是将图书的目录、版号、出版时间、出版社等信息录入电脑,然后对所有图片、录入信息进行一一核对。两个程序后的PDF文档将传入重图的民国文献检索中心。
这项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四分之三。宋继珍说,所有工作全部完成后,读者将能够在重庆图书馆下载到民国文献的电子书,而且还可以进行作者、关键字和出版时间等方面的查询。而那些珍贵的民国文献将回到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恒温恒湿的空调房中,被永久保存。“我们认为这更能保护民国文献,至少读者看书查询不再需要翻阅实物书。”邵康庆说,“毕竟对这些珍贵的文献而言,翻阅已经变成了一种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