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2岁了,听了十七大报告感受很多,十七大报告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做出的报告,是决定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对我们农技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要完成十七大报告提出
2006年,市农业局开始承担实施农业部、财政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35个行政村1400名骨干农民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入村培训,培训任务很重,局里4名退休老同志全都参加。去年6月底,培训工作总算顺利完成,辐射带动了周边村近2万农民参加。这两天,三元朱村又请我给来这里取经的新疆农民讲课,我二话没说就来了。
我是从山东省济南农业学校毕业后,开始从事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的。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我深深感受到了科技对农业的巨大影响。解放初期,一亩小麦才产100多斤,现在能产1200多斤,棉花以前每亩产20多斤,如今每亩能产150多斤。寿光没搞大棚蔬菜时,冬天老百姓没菜吃。现在冬天,寿光每天都有800多辆卡车的蔬菜运往全国各地。寿光农民不仅能吃到新鲜菜,收入也提高了,一亩蔬菜多的能卖5至7万元,少的也不低于3万元,农民的购买力也强了,仅寿光百货一年就能销售10多亿元。
寿光市有80多万亩蔬菜,农民很渴望技术,像盼星星一样盼着我们技术员去讲课。一次,我印了100多份蔬菜报纸到刘家村讲课,百姓都抢着要报,听课很认真,科技下乡很受老百姓欢迎。还有一次,潍坊寒亭区二戈官庄村的辣椒得了病,死了一半,村民很着急,让我去,我一连看了9个大棚,还不让我走,村支书说是请我到村办公室喝茶,我到那儿一看,20多户村民拿着病椒正等着我呢。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望让我不能停止工作,家里的热线电话每天都很多,我都尽量给他们解答清楚。我不图报酬,义务接电话,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现在技术进步了,我们推广科技的方式方法也变了。以前到村里讲课、现场办公,一上午只能看4个棚,到了一个村,村民都不让走。如何更多更好地推广科技,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办过《北方蔬菜》报,一周一次,16个版,专门解答蔬菜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发行是问题,随着《寿光日报》发送,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办过农业信息网,服务范围扩大了,但由于看不着对方,了解病情很不方便。现在利用网上视频来推广技术,村民咨询、给蔬菜看病变得方便快捷,我们通过摄像头可以清晰地察看蔬菜病叶、病果,当场确诊并开出药方,省时、省力又省钱。市农业局的网上视频有七位专家坐镇,从周一到周日轮流值班,我最多的一天看了120多人次。
由于带头义务推广农业技术,2006年我被评为寿光新闻人物,2007年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我觉得大棚菜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还可以增加它的附加值。“夕阳无限好,仍是奉献时”,我正是以这种心态和精神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
(本报记者赵秋丽、周华通讯员李建忠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