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生科技”的理解离不开对“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和“民生科学”的理解。这三种科学不仅在形成的时序上有先后,在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存在本质差别。“学院科学”作为“科学最纯粹形式的原型”,是“为知识而知识”的科学,遵循默顿提出的科学规范,形成的是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后学院科学”即产
民生科技是在民生科学基础上融合了相关的技术。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再到民生科技,在价值取向方面体现了从追求真理到追求物质财富,进而到追求和谐生活的历史转变。
发展民生科技包括增加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科技储量和扩大科技应用范围两方面的含义,即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和技术扩散兼顾。首先,发展民生科技离不开自主创新。关注民生科技要求科技的发展要贴近民生,科研项目的选题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而不同国家的民生问题往往不尽相同,解决民生问题所依靠的科技手段有些是普适的,可以通过引进来获得,有些则是特有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以解决。民生科技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适用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其次,发展民生科技必须高度关注技术转移和扩散,让更广泛的人群更便捷、廉价、快速、充分地享受科技的成果。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民生科技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需求,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民生科技、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民生科技不能居于“庙堂之高”,必须走向“江湖之远”,要及时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治理、人口健康、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成熟适用技术大力推广,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民生科技有四个主要特征:首先,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联系。生活基本需求是人类生存第一位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基本需求无论怎样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终归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次,把工具理性置于优先位置。这种工具理性是对科技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朴素关注,看重的是科技如何改变民生状况的直接效应。第三,民生科技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与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民众的不同需求相适应。第四,以支撑和谐社会为主旨。这一点实际上包含了价值理性,即对科技的有效性加了一个价值判断,以是否能造福民众、是否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为主旨。这是民生科技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民生科技最本质的特征。
根据前文对民生科技的直观理解,可以从“民”和“生”两个维度来分析民生科技的基本研究内容。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民”可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群体,在这两个群体之中还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划分;“生”包括衣、食、住、行、就业、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作为民生科技的一项内容,医疗科学技术的进展必然惠及民众。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