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一流创新平台 打造优秀创新团队

2008-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宗立 本报通讯员王兴东 我有话说

瞄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等国家中长期规划的优先领域,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打破学院界限和学科壁垒,整合和组织全校相关学科优势力量,联合攻关,承担科研项目910项,到位科研经费超过1亿6千万元,争取到国家“973”项目主持单位和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新年伊始,从兰州大学传来的消息表明,作为该校“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的“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经过近4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体制破冰纲举目张

年终岁末,兰州大学2007年的盘点中喜事多多。

9月,从教育部传来消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乃昂教授荣获第三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月,兰州大学大气科学方向学术带头人黄建平教授关于沙尘天气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Nature―GeoScience》杂志的关注和高度评价;11月,以兰大为牵头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南志标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申报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正式启动;12月,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李吉均、张虎才、方小敏、潘保田等完成的项目“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获得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由兰州大学郑晓静、王乃昂、周又和等参与完成的“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知情的人同时发现,上面一项项改写兰大发展进程的标志性成果,大多出自于该校4年前成立的一个教育部“985工程”二期I类科技创新平台――兰州大学“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在‘985工程’二期中明确提出的战略规划,这既是国家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又是产学研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总负责人陈发虎教授介绍说。

相关资料表明,自国家1984年开始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来,我国高校,特别是学科较为齐全的重点院校依托其多学科的优势,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这些平台较以往高校科研团体相比,打破了原有老学科的局限,把一些“小而全”的科研合作团体集结在一起,增强了科研合作意识,拓宽了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思路。

然而,由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尚处于低水平探索和起步发展阶段,诸多长期困扰高校科研体制的问题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突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总量不足、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强,真正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攻关性的前沿研究力量明显不足,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整合、集成已有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陈发虎进一步分析说。

基于这样的认识,兰州大学在认真研究校内科研现状的基础上,对分散在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的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领域的优势力量进行了整合,将兰州大学现有的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中心和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中心,集合形成“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

在管理体制上,“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打破原来按学科组建研究团队的模式,变为以研究方向并针对重大科技问题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内可根据研究需要,吸纳不同学院、学科的人员参加。同时,实行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成立平台管理委员会,负责平台重大事务决策;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指导平台建设工作,把握研究方向;设平台办公室,负责平台的日常管理事务。

规划既出,纲举目张。在“985工程”二期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兰州大学“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开始了它的“破冰之旅”。

硬件投入今非昔比

冬去春来,从2004到2008,弹指一挥间。

然而,兰州大学的勾晓华却从这恍如白驹过隙的时光流转中感受到了变化和希望。身为“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的一名研究人员,她在平台启动后去了国外的一所知名高校访学。尽管常常和实验室保持着电话联系,但回来后亲眼目睹到的变化还是大大超出了她的想象。

“简直可以说就是鸟枪换炮了!有些设备,比国外的大学都先进!”勾晓华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喜悦。依托平台的设备支持,她在返校后不到一年即荣获“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所研究型大学,兰州大学的科研经费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也是青黄不接。勾晓华的同事安成邦至今无法忘记,以前为做一个分析实验,他不得不托关系找人到其他学校去住上一段时间。而现在,他却常常以主人的身份接待到兰大做实验的国内同行。

数据显示,自2004年“985工程”二期启动以后,兰州大学“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共购置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39台,设备总值由三年前的5789万元增至10317万元。

其中,建成的榆中校区风洞实验室是国内最先进的风沙动力模拟实验室之一,自2006年12月顺利通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验收后,已顺利使用一年,运行良好;建成的榆中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是我国首个在高校中自主建设的气候观测站,目前已成为国际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观测站之一。

为了减少重复建设,把专项资金用到刀刃上,总平台实施统一论证、招标和采购制度,仪器到位后则依托该平台的3个基地进行统一管理,制定了详细的仪器管理办法,由专职技术人员和教授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每台仪器的运行和管理,并实行使用收费管理制,向国内外开放。

与此同时,兰州大学还对原新文科楼和印刷厂楼进行了改造和维修,建成了该平台的科技创新大楼,使平台的实验室用房面积由原来的9000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20000平方米。购买的仪器设备也陆续进入实验大楼,并实行了资源共享和开放式管理等新的管理体制。

有了金刚钻,就能揽瓷器活。硬件条件的改善直接推动了平台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据统计,近4年来,“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共承担科研项目910项,到位科研经费1亿6千多万元,占全校同期到位科研经费的52%。依托平台雄厚的设备支持,兰州大学在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中东亚干旱区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风沙运动机理与沙漠化过程、抗旱耐盐草坪草新品种选育、大气气溶胶等研究领域均达到了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

团队融合硕果累累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而在陈发虎看来,“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成,不但让兰大收获了“大楼”,而且凝聚、吸引和成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据介绍,平台经过3年多的建设,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部环境变化创新研究群体”1个;“多场耦合复杂系统的力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群体”和“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团队培育计划;3人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3人获得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同时,本平台借助兰州大学“萃英学者计划”,引进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10人,为平台的科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平台的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截至目前,兰州大学“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人员已增至15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26名,校内特聘教授10人,业已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为了培育研究梯队,平台还十分注重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水平科研工作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抓住学科前沿、洞察国际最新理论发现、熟练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研究手段。截至目前,从“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走出的博士已达171名,硕士423名;在学研究生1134名,其中硕士生785名,博士生349名。一些研究生作为主要科学研究力量,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一部分优秀毕业生业已成为平台固定科研人员,并快速成长为学术带头人。

没有交流,就谈不上一流。以“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2004年以来,兰州大学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日本、荷兰、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办国际学术会议6次;先后有524位国内外学者来兰州大学交流讲学和开展研究工作;有115人次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外学术单位进行合作研究,48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承担国家级合作项目18项;拥有“111计划”资助的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和深入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使本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促进各学科向国际一流学科靠近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兰州大学近年来新增的重点科研基地“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和“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中心全部出自该平台;在学科建设方面,2007年,该平台原有的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全部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新一轮的评估,固体力学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由小而大,从弱变强,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孵化功能已经开始显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雄厚的硬件保证,灵活的科研机制,茁壮成长的创新团队,日益凸显的学科优势,不断传达出的是这样的信号,那就是平台今后一定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绩,成为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为早日实现把兰州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