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
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阶段全面改革的主要任务
1.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深化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其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无论是资源环境问题,还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都有赖于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改革已进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四位一体”改革的新阶段。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改革,包括扩大对外开放,都对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现实需求。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3.以实现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体制改革。面对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压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现了民生的普遍要求,是新阶段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其现实性、迫切性全面凸显出来。
4.以丰富和创新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从现实情况看,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相比,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建设文明大国,提升“软实力”,需要推进文化的大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权益,都对改革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提出了要求。
5.实行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全局。
全面调整利益关系成为新阶段全面改革的重大任务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利益主体多元化是大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利益博弈不仅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甚至扩展到政治领域。新阶段的全面改革不仅涉及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还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协调,改革调整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新时期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目标,需要把全面调整利益关系作为新阶段改革攻坚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
――在推进全面改革中调整利益关系。第一,加快市场化改革。只有在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环境使用成本机制、要素市场化机制以及与此相关的国有垄断行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为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奠定可靠的制度基础。第二,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关键在于有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需要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使大多数人在新阶段改革中获益。其次是需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着力推进城乡间、区域间、不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干部制度改革和社会监管机制的建立,为调整重大利益关系提供政治保障。要把妥善解决中央地方利益矛盾、克服部门利益、防止权力与资本相结合作为近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全面总结渐进式改革的经验。新阶段的全面改革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复杂、更深刻,是一场“新的伟大改革”,它既需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也需要“阶段性的突破”,由此,才能实现改革攻坚的目标。我们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改革成本,顺利推进改革。从现实情况看,近些年渐进式改革的成本是有所上升的,遗留的问题增多,积累的矛盾增多。从渐进式改革中吸取经验,对推进新阶段的全面改革将是十分有益的。
――尽快建立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深刻性、复杂性对统筹协调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与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相适应,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新阶段的改革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能否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全面改革的新突破,对于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极为重要。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全面改革进程中,实现由发展大国向发展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进一步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是方方面面对新阶段改革最热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