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遗存“活”起来

2008-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陈续 我有话说

1月8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黄山举行。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的代表,从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牌匾。

“什么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带着新鲜和好奇,记者走进徽州,走进徽州文化、走进文化生态保护,探索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奥秘。

古老的徽州璀璨的文化

说起徽州,大名鼎鼎。你可能曾从“无徽不成镇”的民谚知道她,民谚的背后是一个个学徒、朝奉、富商融合叠加的“徽商”奇迹;你可能从《牡丹亭》作者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知道她,文学家的神往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梦境;你还可能从粉墙黛瓦的民居、峥嵘矗立的牌坊、鬼斧神工的木雕、砖雕、石雕中了解她,这其中洋溢着的一方水土的神韵,令人回味无穷。

历史上的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皖南丘陵地带,数千年中曾经名为鄣郡、新都郡、新安郡、歙州,宋代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设徽州府。徽州府历经宋、元、明、清,下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等6县。新中国建立后,婺源县划归江西省,绩溪县划归安徽宣城市,古徽州府的歙、黟、休宁、祁门等4县成为1987年成立的地级黄山市辖区的主体。

在这块群山环抱的古老土地上,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体系――徽州文化。若用科学的概念概括,“徽州文化”是指徽州人在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包括徽州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徽州人习得、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方式、思想和观念。

要是说起“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歙砚,说起徽商、徽派建筑,说起“四大徽班进京”,说起美味可口的徽菜……许多人一定会如数家珍。其实,徽州文化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既有城镇规划、村落布局,又有商贸习俗、宗法制度、佃仆制度、教育制度,既有新安理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又有徽派雕刻、徽派盆景,有徽州节俗、徽州方言。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并存,璀璨而迷人。

文化遗产的宝库保护的楷模

有人说:“徽州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徜徉其中,岁月与你相伴,文明和你同行。”有人说:“徽州是一个梦境,山水谐美,文化流淌,让人流连往返,如梦似幻。”

的确,徽州不仅自然风光秀美绮丽,而且文化资源积淀丰富,称其为“文化的宝库”毫不夸张。仅在徽州文化的核心区域――安徽黄山市,就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7个和72个。经过普查确认的地面文物遗存多达1万多处,还有6个文化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比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是古代徽州通往江浙的必经之道,有着“徽杭锁钥”的美誉。其境内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达40多个。而在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江西婺源县,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分别是4个和5个,同时还拥有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和42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遗存,在徽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到了精心呵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被动”走上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主动”,并且变得愈发有序。随着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徽州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得到极大激发,黄山市以徽州文化为核心,着力构建可持续的文化发展支持体系,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努力挖掘和展示徽文化的深刻内涵,促进旅游与徽文化深度结合。

依托徽州文化元素开发的旅游景区(点)达到80%以上,据有关方面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旅行机构开发黄山旅游线路是出于对古徽州人文资源的认可。同时,因为有力的保护文化资源,黄山市成为亚洲唯一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梅利娜・迈尔库里世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的城市,被誉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楷模”。

传承求活力文化重生态

对于文化形态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只有在相对紧密、系统和完整的文化空间里,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力传承。生态,不仅对于自然十分重要,对于文化保护也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

专家介绍,所谓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其维持原生态、保持旺盛活力。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为此,2007年6月,文化部宣布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始了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探索。

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之前,2007年5月,黄山市也启动了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工作。一封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件,进一步加快了工作的进程。方利山,黄山学院研究员,徽学专家,长期从事徽州文化研究,发表关于徽州文化的各类学术文章百余篇,作为申报文本的起草者之一,他深知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分属不同行政区划带来的保护与传承的隐患。

2007年8月,方利山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呼吁加强徽州文化保护。信件很快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随后,时任安徽省省长的王金山要求省文化厅及黄山市政府共同商议采取具体措施,做好徽州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工作。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牵头对黄山市提交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文本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在经历了规划、论证、修订、再申报等规定程序以后,今年1月2日,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重任在肩头保护无期限

“从徽州文化的整体活态保护的目标来看,申报和批准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许是所有环节中最容易的一项工作,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授牌仪式现场,黄山市的一位文化专家对记者说出欣喜中的压力。

翻开刚刚印制出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6万多字的文字条目和图表,直观地诠释着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注定不轻松的保护与传承之路。仅黄山市登记在册的首批“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有129项,涉及到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统知识、民间音乐、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消费习俗以及游艺、传统与竞技等14个大项。而同样是在黄山市,传统的民间活动从腊八节到下元节,从农事、手工到生老病死,也有26项。要实现众多文化形式的活态保护,形成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任重道远。

跨越省级行政区划对地域文化进行整体保护,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最大亮点。按照经文化部批准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实验区将由安徽、江西两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成立由两省10多个部门和实验区范围内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黄山市设立常设工作机构,形成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两省及其实验区所涉及的市、区县,将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筹集和接受各界捐助资金,形成实验区的资金保障;同时,实验区

的政策保障则是依靠即将开始制定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条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暂行管理办法》等7个文件。不难看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省三地的协调情况和联动力度,这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破解。

文化生态保护事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是刚刚诞生,滋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实现活态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责任和义务。

位于黄山西南麓的宏村村落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

碧波荡漾的宏村南湖

坐落在歙县城西的棠樾牌坊群

桃花源里人家本组照片均为王奇勇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