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寿昆在位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家中。魏星摄
初冬的一个下午,天气微冷,但阳光明媚。笔者来到
敲开房门,魏老的家人把我迎进客厅。一位身着红色毛衣、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者亲切地和我打招呼,笑着称我为本家,我立刻被他乐观、豪爽、外向的性格所感染――这就是魏寿昆老先生。
主持冶金学名词审定工作
1992年,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魏老担任主任。魏老非常重视名词审定工作,虽年事已高,很多事都亲力亲为。很多术语的确定,如“共晶”、“包晶”和“独晶”,“共析”、“包析”和“独析”,全书“炭”、“碳”用法的统一等,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他在学术上的威望极具号召力,而他严谨、科学、奉献的精神更是感动、鼓舞着身边的人。在他的主持下,在全体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冶金学名词》于1999年成功出版。2005年,鉴于魏老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的丰硕成果,全国科技名词委授予他“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突出贡献奖”。
对于成绩,魏老不愿过多提及,但却不忘表达对那些与他一同参与审定工作的同志的感谢和赞誉。他说:“邬江同志(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曾负责组织《冶金学名词》审定和出版工作)收尾工作不简单,做得很好。中国金属学会王维兴同志的组织工作做得很好。还有有色金属协会的丛建敏秘书都起了很大作用……没有这些同志的努力,《冶金学名词》就不能顺利出版。”
执著于“碳”与“炭”的研究
早在1999年,魏老就在《科技术语研究》发表了《关于“碳”“炭”二词的用法》。针对社会上“碳”与“炭”用法的混乱情况,《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在2002年着手调研“碳”与“炭”的使用状况,并组织这一问题的讨论,魏老成为这项工作的主要顾问之一。工作启动后不久,魏老生病住院。考虑到他身体的实际状况,家人不让他接工作来电,编辑部暂断了与魏老的联系。没想到身体稍见恢复,魏老就主动给编辑部来电,提出他的建议,随后又寄来《统一名词应考虑科学含义及习惯用法――再论“碳”“炭”二词的用法》,进一步阐述观点。因无法亲笔手书,文章为魏老口述,家人代笔。在魏老和其他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下,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魏老认为,一个名词出现,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概念才能确定究竟该用哪个字。“如果是单质,就用‘碳’;如果是混合体,就用‘炭’。比如‘炭精’和‘炭精笔’两个词。‘炭精笔’很好理解,铅笔的笔芯不是铅而是炭;但‘炭精’到底是什么,就不是很清楚。请你们再做些细致的工作,把每个词的概念搞清楚。此外,‘碳素’或‘炭素’这样的词最好少用。‘碳酸水’一词可以不要,碳酸本来就是水溶液。‘铁碳合金’的提法不必要,指的应该是钢铁,钢铁本身就含碳……”
魏老思维敏捷,侃侃而谈,很难相信他已是一位百岁老人。
探讨名词问题是兴趣所在
“我之所以关心名词,首先是觉得名词工作十分重要,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是科技交流的前提。再者,有些名词和我的业务有关系。我个人对化学方面的问题很有兴趣,探讨化学和冶金学方面的名词问题是我的兴趣所在。”谈起自己热衷的科技名词工作,魏老兴致盎然。
“《科技术语研究》组织的很多名词讨论都很好,有的还反映了台湾、香港等地区名词的差异,工作做得很细致。我的眼睛看不清楚字了,刊物上的很多文章都是家人一篇篇读给我听的。《科技术语研究》更名为《中国科技术语》非常好,涉及的面更广了。”魏老在赞许刊物更名的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刊物要讲究方法,为名词讨论多提供沟通的机会。有些名词不必急于下结论,多提倡百家争鸣。‘慢工出细活’,多积累各种意见,时机成熟再定下合适的名词。刊物要充分发挥我国名词审定工作‘阵地’的作用”。
魏老并不忌讳谈自己的病情,在采访中他说:“我现在的情况不知道哪一天身体就不好了。我把我应该做的事情完成了,心里就会很踏实”。看着这位随和而淡泊、平易却崇高的老人,我的眼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