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1日,是北京的“推动排队日”。自从去年2月该活动首次实施以来,整整12个“推动排队日”是否对公共秩序有了些许改变?依我的观察看,情况似乎不容乐观,插队所引起的杂乱无章仍然是很多公共场所司空见惯的现象。
排队,就是“先来后到”,是社会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严肃一点来说,它又是关乎“程序正义
既然大家对排队有高度的认同,为什么到了行动上每个人又好像急不可待、争先恐后呢?比如,在北京的一些地铁站和公交车站,你会经常看到在车进站尚未停稳时,人群便向车门涌去,门一开,车上乘客没来得及下车,人群就一拥而上。于是,下的下不来,上的上不去,彼此推挤,所有人都坏了心境。事实上,每个人都很清楚,只要先下后上、先来后到,车子哪怕再挤一点,大家也都能坐上,不用耽误时间、枉费气力。然而,遗憾的是每个人的自觉都是那么脆弱,一旦有人争先,无人愿意落后。结果,“排队”成了需要“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好像所有人都是一群不懂事的三岁小孩。
有人提出解释说,大家不排队是由于人太多资源太少,有稀缺自然有竞争,一种无时不在的焦虑感驱使着每个人去抢得先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拿乘车来说,如果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再发达一些合理一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出行的压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夺。但是,“资源稀缺”并不是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经济或技术上的改善也非根本解决之道。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即使人人有座,人们在乘车时还是会“饿狼扑食”,一哄而上。与之相反,也有一些赈灾场合,即便物资匮乏,人们照样会井然有序地分领救济品。所以,排队的好坏不取决于资源约束,而源自世道人心。
对于每个人来讲,排队是一个道德问题,无须视外界境况而定。这当然不是说,一个人不排队,私人品德就有多坏。关键在于,“排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说明我们的道德之中尚有薄弱之处――公德不足。熟人朋友之间,我们通常可以彬彬有礼、互相谦让,但一到公共场所却又不太“客气”――即使不占便宜,也不能吃亏。公德心的缺失,让人们在公共空间之中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愿合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秩序。因而,要让“排队”成为自觉的选择,尚需我们每个人都来完善自己的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