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海西文化起新潮

2008-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户华为 高建进 我有话说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杨阿苗故居不仅以富丽堂皇的建筑雕刻出名,建筑细节中的雕刻、彩绘等也属于闽南建筑中的精品,在它的厅堂壁垛篆刻有唐代颜真卿、宋代苏轼、明代张瑞图、清代吴鲁

等古代书画家的艺术作品。图片来源:海西文化信息网

2007年11月20日,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厦门歌仔戏剧团创作排演的优秀剧目《邵江海》成功问鼎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第十二届“文华大奖”,并一举夺得“文华编剧奖”等6个单项奖,创造了福建戏剧的历史最好成绩。

该剧年轻的编剧曾学文告诉记者,“福建戏剧这些年的腾飞,完全得益于八闽深厚的文化传统,得益于各级部门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得益于整个福建发展海西文化的战略。”

福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提出,进一步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要突出时代特色,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创造特色,创作更多有影响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脉传承:原生态保护民族精神家园

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实验区包括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里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

“闽南地区保存着诸如南音、高甲戏、提线木偶、拍胸舞等众多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充分展示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耕介绍说。

福建省高度重视闽南文化保护工作,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2007年起至2020年,分三个阶段对生态保护区进行修复建设。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告诉记者,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要保护古建筑、历史街区等文物,以及传统口头传说、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也会得到保护。他表示:“我们要将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是福建着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第三个立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省份,福建省共有36项传统文化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三位。2006年,福建省又将泉州南音、惠安女服饰等101个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加以重点保护。

在福州,市政府投入30亿元的“三坊七巷”改造正在紧张进行。这座全国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全面修复后,将再现明清风情,到时若穿梭在其间众多的名人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之中,将会有一种仿佛置身古代的体验。另一重要工程――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将在明年国庆前后完成,从而再现我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和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精髓。

在泉州,海西文化名城建设正如火如荼。“海丝文化”博物馆和闽台缘博物馆的建成及其展品的不断增加,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现了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

此外,福建各地纷纷加大力度保护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进闽南话等地方语言进课堂,将南音、歌仔戏等列为中小学选修课。这一系列对文化保护工作的创新与探索,让海西文脉得以延续发展并不断走向繁荣。

文化品牌:软实力助推经济大发展

2007年11月16日―20日,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泉州举办。盛会“以茶文化、茶产业为主线,集文化、商贸、旅游为一体”,茶业投资和订货合同签约总金额达41.19亿元人民币。

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江帆说,福建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茶产业是福建九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通过发掘传统工艺,提升文化含量,打造文化品牌,取得很好的成效。

安溪铁观音历史悠久,茶传说、茶艺、茶俗、茶书画等浓厚的闽南生活气息和精美的艺术情调体现出茶文化的深刻内涵。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理念的倾注、文化品牌的打造,“安溪铁观音”才能“一叶变大业”,年产值高达30亿元,使安溪实现了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跃升。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从传统文化和工艺挖掘发展潜力,让这些古老的文化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提升发展档次和品位的创新之路。茶文化、船政文化、武夷山双世遗文化、寿山石文化、德化烧瓷技艺等文化品牌,都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在海西发展大潮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为我国第四个世界双重遗产的武夷山市,大力发掘“古闽越”遗存及朱子理学等文化内涵,成为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重要基地。文化牌和生态牌的有效结合加速了该市旅游业的迅速崛起。

德化县继承发掘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瓷烧制技艺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仅有30万人口的山区县已成为年产值近50亿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陶瓷产区。

《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提出,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到2020年,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十位。一个个海西文化品牌正成为经济建设的“新动力”,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文化民生:资源共享为百姓生活增色添彩

“我们也能上网了,看书、学知识,坐在家里晓得天下事,这网真好。”建瓯市东游村的村民逢人就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变化。

今年建瓯市对接农民科技、文化、流通等信息需求,推出新农村网络农坊,利用网络开设图书影视,科技知识、政务市场信息和网上娱乐等服务项目,顺应了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潮流,推进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每当夜幕降临,在福州温泉公园,在西湖之滨,在五一广场,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如今的福州各个社区“周周有歌声,月月有演出”,群众性组织两千多个,参与人数达十几万人,汇成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温泉公园激情广场大家唱”还曾获得第二届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称号。

伴着《歌唱祖国》的优美旋律,现场歌友告诉记者:“我们大家唱活动开展得这么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有公园都免费向市民开放,政府还拿出资金补助一些活动开支。”

福建省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节庆文化,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还在全国率先建设“文化信息网”基层工作站点,目前已形成覆盖全省9个市、县、乡的三级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图书、电影、戏曲等文化资源。

为根本扭转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福建省近年来大力实施文化资源向农村、向基层倾斜,在服务百姓中带动文化的繁荣。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六大员”制度时,福建还在全省14630个行政村里,创新性地在每个村配备一名村级文化协管员。同时各级政府相继拨出3.3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数百个乡镇文化站的面貌焕然一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