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今年这个冬天可好过了。前几年的时候,过年过得发愁,根本就没有像样的东西来过年过节。今年,在村里干部的帮忙扶助下,我把自己的家从原来住了多年的半山腰搬到了山下。“树挪死,人挪活”,这一搬,解决了我
借着这个时候的好势头,我琢磨应该做些给家里增加收入的“活路”(四川方言:事情)。正好市里的扶贫工作有重点支持,我和家里人商量后,准备养些猪,再喂几只兔子。这样一年下来,家里的收入就比平时多了些。
从年难过到好过年,我们家算是彻底把“贫困户”的帽子给甩脱了,我们全家就想好好地把这种势头给延续下去,以后年年都顺顺当当的。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我们还想吃些好的穿些好的,还要使出所有的力气去奔小康。
我知道这个日子越过越好,是因为党和政府为我们农民服务,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落实扶贫政策和措施。要不然,像我们这些家庭,完全靠自己去摸爬滚打过上好日子,肯定要费很大的劲,心里头还不一定那么有底。
不过,我心里头是有底的。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地方上搞“扶贫攻坚”。那天,工作组的干部专程来到我家里了解我们的生活、生产困难。这些干部没有一点官架子,跟我“摆条”(四川方言:聊天)。他们走了不久,村里有人告诉我那些干部里面有绵阳市委谭书记。我是真高兴,从来没有这么大的政府干部跟我了解生活困难。当时心里就觉得有盼头了,政府没有把我们这些贫困户给忘掉。
再后来,我们家在种地之外,就把养猪养兔的活路做起来了。这些农活、副业都有市里的干部下到村里来帮扶指导。从选种、送种,到喂养、出栏、收购,我们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得到他们的帮助。
我听干部说,像我们这种情况的贫困人口,在绵阳有10万人。四川本来人口就多,各个地方的经济条件差距也挺
大的。如果不是党和政府支持、下乡的干部们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把市里的扶贫政策给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家里,大家的生活在这么短时间里,不会搞得这么好、这么实在。还是要谢谢他们啊。
(本报记者余长安、练玉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