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时期对西方童话的译介,到叶圣陶创作中国首篇现代童话《稻草人》、周氏兄弟在理论上倡导“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中国建构起自己的现代童话诗学。在长期的创作与研究实践中,童话诗学逐渐将自己的服务对象锁定于低幼儿与童年前期即小学低年级儿童。随着当代的童话创作越来越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阅读的
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生物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生态位―――即维持一个物种生存的最低限度的生态结构和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食物、光线、空间、时间等。儿童文学也是如此。把儿童文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王泉根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之说,即儿童文学是由“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大部类所构成的整一体,包括少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幼儿文学三大层次。这一学说打破了儿童文学大一统的界定格局,划分了儿童文学生态系统内不同题材与体裁的生态位,对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长期定位于低幼儿童的童话诗学可能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童话诗学也存在青少年童话、童年童话和幼儿童话三大层次。换言之,在童话诗学的生态系统中,还可能存在、也应该存在一种为青少年服务的童话。
首先,青少年需要童话。《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童话有两个词条:一是指“并非专写神仙的、带有奇异色彩和事件的神奇故事”,二是指“带有魔法或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无论是否涉及神仙,奇异、魔法、故事都是吸引读者阅读的重要因素。以幻想为核心元素的童话不仅对低幼儿有吸引力,对刚刚脱离童年期进入少年期的儿童和受累于竞争压力的成人,其魅力依然存在。只不过,这种服务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童话与低幼童话在审美建构上会有一些不同。
其次,当前确实出现了一种受青少年青睐的童话,如《魔戒》、《哈利・波特》等,只不过对这些作品体裁的判断、鉴别还需要学术界进一步地确认。关于《魔戒》、《哈利・波特》等作品的体裁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曰童话,一曰幻想文学或幻想小说。
“幻想文学”这个词来源于英文的“fantasy”,在《牛津世界儿童文学百科》(1995年版)中被解释为:“与口头传承的文学不同,它是指由特定作家创作的、通常拥有一个长篇小说的长度,包含了超自然、非现实要素的虚构文学。”彭懿认为将“fantasy”翻译为“幻想小说”比“幻想文学”应该更为准确,并将其定义为:“运用小说的写实手法,创作的一个现实世界所不存在的长篇幻想故事。”许多学者将《哈利・波特》界定为幻想文学或幻想小说。他们看到了《哈利・波特》与传统意义的小说和童话的区别,显示了与国外儿童文学研究接轨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家之言。但我以为,《哈利・波特》并没有溢出童话的包容范围到非自立门户、重新命名不可的地步。而且重新命名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常常是一个市场营销的策略,目的就是“昭告当代文艺热点,宣布某种新理论的诞生,假设某种中心话题。”与文学本身的关系并不大。就儿童文学理论而言,要理清“幻想文学”与其它既有体裁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儿童文学创作而言,另起炉灶创作“幻想文学”比在熟悉的传统童话创作领域里面修改、扩充、发展要困难得多。
对儿童文学而言,《魔戒》和《哈利・波特》其实就是童话生态系统中属于青少年这一生态位的童话品种,我们姑且称之为青少年童话。
青少年童话与传统童话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写实品格的凸显或小说元素的引进。在儿童文学分类中,儿童小说与童话是两个独立的体裁,而青少年童话则集小说与童话为一身。这种文体在理论上可否立足呢?生态文艺学的主体间性哲学为其提供了支持,青少年童话正是童话与小说这两个门类的间性存在。
所谓“间性”,本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某些雌雄异体生物兼有两性特征的现象。“间性”一词被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领域后,作为生态审美、生态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强调的是宇宙万物所具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属性,除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点相通之外,它与生物学上的本义已经相去甚远。主体间性哲学产生于人类对现代科学理性的现代性反思当中,是西方消解机械论主体性哲学的基本策略。它消解主体性而强调联系、交流与和谐,强调主体间性,为人类的思维开启了另一扇生态和谐之窗。正是主体间性哲学,为青少年童话的界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它启示我们,在文学的生态系统中,各体裁之间存在联系、交流与和谐,也即融合的一面。换言之,不同的体裁特征可以共存于一种文体之中。
从实践上看,《哈利・波特》正是具有间性特征的典型的青少年童话。无论将其体裁界定为童话还是小说,都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童话或小说,而是融入了小说因素的童话或是带有童话要素的小说。在这里,童话与小说是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关系。无论是《牛津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对“幻想文学”的解释还是彭懿对“幻想小说”的定义,其实都指出了这种文体在小说与童话之间的间性事实。
《哈利・波特》这种具有间性特征的青少年童话出现以前的传统童话,包括民间童话和以安徒生为代表的文学童话(或艺术童话),主要是低幼童话。它服务于低幼儿童,篇幅相对短小,不追求蜿蜒曲折的情节和典型人物的塑造,执著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判断及对纯真、美好、诗意的追寻。方卫平将其精神价值概括为“神话时代消失之后人类诗意渴望的某种新的实现渠道和表现方式”、“人的精神解救之所,心灵憧憬之邦”、像诗歌一样的“近现代人们漂泊的灵魂的栖居方式和安置场所”。
老实说,传统童话在当代中国的创作并不尽如人意,且呈衰退的态势。究其原因,读者群体狭小,局限于低幼儿童;精品很少,敌不过外国经典童话的市场挤压;时代感不强;整个社会实用、功利思想增强,浪漫精神衰微;缺乏有才气的作家、评论家的参与等等都是不难找到的原因。而读者群体狭小,局限于低幼儿童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单一的童话品种,将青少年与成人置于阅读圈外,影响了童话的传播范围,也影响了童话的生命力。
童话要发展就必须建构童话诗学的生态系统,在发展低幼童话的同时重视青少年童话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青少年童话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的创作经验,突破童话既有体裁的限制,将小说技法融入童话创作当中。首先,在沿用传统童话的某些叙事方法的同时,借鉴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小说客观、仿真的叙事代替传统童话夹叙夹议式的叙事。这种间性特征可以增强童话的厚重感,提升童话的审美层次,扩大童话的读者范围,将小学中、高年级及其以上的儿童纳入童话的读者群。其次,将小说写实的审美品格融入非写实品格当中,将童话从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拉回到现实中,使现实与幻想边界模糊,使童话成为具有现实精神的幻想文本,拉近和时代的距离。第三,将现实教育、生态、体育竞技、科技等时代文化元素注入古老的巫术文化之中,使真、善、美、假、丑、恶同台竞技,从而形成一个丰富多元、充满张力的生态世界。
当童话扩大了读者范围,拉近了和时代的距离并拥有一个充满张力的生态世界时,童话也就克服了自身的既有局限,扩充了自己的影响力,使儿童文学像优秀成人文学那样,使无限言说成为可能。童话就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作家参与到童话创作中,就会出更多的精品,也就会拥有更多的读者和研究者,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链,完成自己的生态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