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索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

2008-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甬军 景普秋 我有话说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应选择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分析与借鉴世界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平衡,从确定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与模式的战略层面上提出的。

城市化道路的基本要素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或方式,也指推动城市化进程所采取的某种模式或战略安排,一般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化动力机制、城乡关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化动力机制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力量及其作用过程,其最根本的动力是工业化。根据推动主体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一种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一种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还有一种是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根据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市场推动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可分为自上型城市化(政府为投资主体)、自下型城市化(乡村集体、个体投资为主体)、外联型城市化(吸引外资为主)、内联型(吸引内资为主)城市化等;根据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又可分为农业发展型、商贸发展型、工业发展型、外贸推动型等。

城乡关系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要素流动关系,主要涉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等。正确处理各类关系是协调城乡系统,促进乡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核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为超前、滞后、同步三种类型。早期工业化国家大多是同步发展模式,即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城乡共同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还涉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根据城乡关系,可将城市化分为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城市发展方针,是具体实施城市化道路时的战略安排,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的全面发展提出指导性、纲领性的意见与建议,其目的是加快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协调城市化与区域各方面的关系,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发展方针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等。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有机的整体。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据点式城市化与网络式城市化,以及沿海、沿江、沿路分布的轴带式城市化。根据城市职能,一般分为工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资源型城镇、商贸型城镇等。

城市化的发展既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也是区域背景及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城市化道路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城市化动力机制、城乡关系、城市结构及其发展方针),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最主要和核心的要素,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往往就决定了相应的城乡关系与城市发展方针。当然,城乡关系与城市发展方针也会对城市化机制产生影响。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型的城市化道路,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多元城市化道路。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时期,其主要背景和趋势是: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理论研究相对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缩短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距离,冲击着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格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变成知识、人才、科技、产业的竞争,变成集聚了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的城市、城市群的竞争。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需要选择新型城市化道路。

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对世界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同时对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与平衡,多方面考虑未来世界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在确定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与模式这个战略层面上提出来的。它重点考虑了五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尊重城市化规律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化进程,防止人为主观意志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二是要对城市化动力机制做出科学设计。城市化动力机制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城乡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城市化道路最核心的要素,必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三是必须考虑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等生产要素缺乏的现实,充分认识在城市化初期非农产业发展与城市城镇建设中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四是要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人口的特殊情况,吸取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建立起以有宏观调控的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体制为中心内容的城市化人口流动管理体制;五是要顾及东、中、西部地区,南、北方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城市化发展目标与模式选择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综合上述因素,构成了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行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供求管理的城市化体制;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市化模式。

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显示,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其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土地的浪费、城市的无序建设、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等。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与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的作用将逐步淡化,由主导向引导转变,民营经济可以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市场机制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城乡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但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二者互动发展的特征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城市化中期,二者互动发展的特征最为明显。此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强化城市、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功能,带动工业化发展。必须保证城市与乡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城乡之间的流通渠道畅通,通过市场调节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前后,都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农业本身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低的产业,需要工业支持。

在转型期,多种投资主体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用地与工业、城建用地的矛盾,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人口规模偏小而土地规模大,等等。在选择城市化道路时,要从过去城市化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型转变,从城市数量的增加向城市质量的提高转变,完善土地市场,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是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GDP保持了9%左右的持续高速增长,但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问题。同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存在明显不均衡,不仅表现在供求总量上,而且表现在供求结构上。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全局。重点是要通过相关政策或措施,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求均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建立一个有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劳动力人口流动体制。

我国地域宽广,区域差别大,城市化不可能按某一个模式来发展。从城市规模看,在东部地区,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比较有活力,对城市化的贡献较大,同时沿海、沿江跨省区的城市群、城市带发展也很有特点、有规模,集中型与分散型城市化方式并存;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适宜走非均衡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具体到每个省(区、市),发展模式又会有所差别。从城市职能看,走多种产业推动型道路,有的城市发展比较成熟,制造业等生产性企业外迁,金融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有的城市刚刚起步,尤其是小城市,制造业发展还是支撑城市的经济基础,需要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足以通过乘数效应,使人口规模达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才能推动城市相应功能的完善,成为商业中心、信息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等。也有一些城市,借助于交通枢纽地位,或是传统商贸中心优势,或是旅游资源,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发展。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涉及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乡村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发展等,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城市化的核心是在产业演进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这涉及非农就业岗位的大量提供。应在产业政策上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既要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又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快城市、城镇对乡村人口的容纳、承载能力;促进乡村发展与生存环境的改善;完善生产要素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的政策;采取适合不同城市化模式的区域政策,等等。(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