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转地方院校是指原由中央行业部门主办,后被划转为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中,有中央行业部门所属高校310所,到2006年,这类高校仅余38所,十年时间里,减少了272所。减少的这些学校除少数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外,其中的绝大多数划转地方管理,成为划转地方院校。
划转地方院校是我国地方院校中的
主体地位:发展前提
在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越来越成为直接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或“发动机”。另一方面,政府、社会力量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大学的管理,对大学事务发生影响。但无论是学校对社会的作用,还是社会对学校的影响,都是建立在高校作为一个社会主体,具有独立品格的基础之上的。高校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既独立地承担各种民事责任,也依法享受为完成办学所需要的各种权利。高等学校也只有真正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独立品格,对自身的行为具有主体选择性,成为市场的主体和市场交换的实体组织,而不是以哪个机构附属物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中,才能够在办学过程中,既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担当起引导社会、改造社会、服务社会的重任。
原中央行业部门所属高校,一直是以行业部门的附属身份存在着。这些学校一方面受到行业部门的诸多保护和关照;另一方面,行业部门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这些院校的办学有不少束缚和限制,这在客观上会使它们产生对行业的依赖。学校划转地方,是从体制上给这类院校“松了绑”,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拓宽了发展空间。因此,原行业所属院校应充分利用划转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因长期行业办学造成的依赖心理,真正确立起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理念,内强筋骨,自强自立,同时在具体办学过程中,自觉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自身规律,自觉接受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通过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在市场经济和体制变革的大潮中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面向地方:转向之翼
从历史上看,大学为地方和社区服务的观念源自美国赠地学院创办的时代。1862年签署的《莫雷尔法案》为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这些大学致力于培养农业、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层面的实用人才,为服务地方理念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威斯康星大学首次明确地将“公共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项职能,并与州政府进行了密切的合作,校长范海斯提出的“服务应该是大学的唯一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等思想被总结为闻名遐迩的“威斯康星思想”。
与其他大学相比,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更明确、更具体。划转地方院校已经成为地方院校,它的服务面向应适时调整,应该立足地方、面向地方、主动服务地方。首先,划转地方院校只有在服务当地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方各种资源的供给不仅是划转地方院校生存的基础,而且是这些院校能不能发展、发展的快与不快的主要社会条件。其次,划转地方院校只有在服务当地社会中才能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现代世界各国大学都把为地方服务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支点,并通过为地方服务谋求学校的长足发展,划转地方院校作为地方院校的一部分,就更没有理由不同当地经济和社会的需要亲密接触。再次,划转地方院校只有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中才能逐步培育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地方性特色是地方院校所应具有的重要办学特色,但划转地方院校以往主要是为行业部门服务,地方特色并不明显,学校划转地方后,培育地方特色成为这部分高校面临的突出任务。
服务行业:坚守之翼
长期的行业办学,造就了划转地方院校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浓厚行业情结。学校划转地方后,在办学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仍与行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的大部分办学资源来自行业,优势学科专业面向行业,学校办学的行业背景深厚,这是一般地方院校所不具有的。调整服务面向不是要以服务地方取代服务行业,相反,要在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同时,继续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巩固和发展长期行业办学形成的优势,与行业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贴近行业,主动服务,办出特色。
学校划转地方后,应改变过去与行业部门的上下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构建平等的合作关系,形成“互补、互惠、互利”的有效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的质量,增强为行业部门服务的能力。例如,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通过为行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培训在职人员、与行业共建共享实验室、与行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攻关等形式,密切与行业的合作关系,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赢得行业部门的持续支持,促进高校和行业的共生共荣。(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