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记者来到位于泰山之阳的新泰市,真切领略到新泰人运用文化力创新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捕捉到这里崛起的奥秘。
“和”积厚土孕育当代品格
白发苍髯,长衫飘袖,慈眉善目……春秋时期在这里诞生的“和圣”柳下惠的形象,已深深矗立在故乡新泰人的心里。这里遗存的“六和
泰安市委常委、新泰市委书记辛显明认为,干部的廉政勤政会起到播撒和谐春雨、引导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他们挖掘整理出当地历史上群众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廉政勤政故事,在清正廉洁的悬鱼太守羊续、坐怀不乱的“和圣”柳下惠、知人荐贤的齐国名相鲍叔牙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和遗迹旁,建起了景点,把他们的事迹编成了小故事,通过漫画、文字等形式,刻在景点内。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数来宝、群口快板、小戏曲等文艺节目,深入城乡演出。在这独特的文化氛围里,廉洁勤政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涌现出一大批当代典型。
构建“和谐之都”,新泰把着力点放在塑造“当代人文品格”上。他们创建了“文明和谐文化促进会”,广泛开展以“关爱他人、扶危济困”为主题的“爱心春雨”行动,以“共建和谐、共享文明”为主题的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以打造“文明生活、文明新风、文明素质”为主题的“人文品格”塑造活动等,充分利用营造氛围、典型示范、上下互动、全民参与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和谐文化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入人们的思维,并逐步外化为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形成“追仁求义”、“敦亲睦邻”的时代风尚。众多的“科技示范户”、“田秀才”、“土专家”用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将科学种养技术和自身科学种养的过程,拍摄下来刻成光盘,让左邻右舍观看、学习,并深入田间地头辅导,帮助大家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和”力强劲塑造魅力形象
大打“和”字牌,新泰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去年,一家国外公司欲投资一亿元在这里建厂,前景十分诱人,可经考察是一污染项目,于是婉言谢绝了对方。他们坚持环保先行,把目光投向高技术含量、环保节约型企业上。先后拒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污染严重的项目30余个。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21家重点排放污水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新增加环保投入5800万元,新上治污设备26台(套);对近20家生产能力差、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进行全面压缩、改制或关停。
精心建设绿色和谐家园,先后投资40多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齐头并进,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平方米,建成了两个污水处理厂、两个净水厂和天然气工程,建成了莲花山、青云山两大旅游风景区。使这个过去“飞过来的麻雀都是黑的”的产煤的地方变得天蓝、水碧、山美。
让和谐之美处处流淌,新泰精心实施村庄规划、设施建设、环境构建和卫生治理。记者来到坐落在山坡上的西都村,只见沿山坡修建的绿化带一直延伸到山外,依山借势在石窝坑建起了山水游园,漂亮的两层居民楼错落有致,处处彰显出崭新风采。
追求美,创造美,渐成时尚。呈现出“勤劳致富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陈规陋习的少了;自觉整理村容的多了,无故乱摆杂物的少了”的可喜局面。在岔河村,记者看到,村落整洁,家家户户庭院宽敞明亮,做饭用上了沼气。村文化中心配置有微机、图书室、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在村“文化大院”里,人们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搬上舞台,众多“演员”用各种形式展示着和谐的魅力。
“和”纳百川催生发展动力
“和”字蕴涵丰富,有着“海纳百川”的吸纳力。作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发祥地的新泰,今天正敞开融古聚今、东西兼容的胸怀,不断丰富本土文化的“聚宝盆”。前来参加“和圣柳下惠研讨会”的海内外的专家认为,新泰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打造“和谐之都”,颇有时代意义。
讲究和谐而颇有文化自信的新泰人,乐于把“全球视野”挂在嘴边,将“韩流”的细腻情怀、欧美的多维思维、日本的勤奋性格等外来文化精华,大胆拿来融进自己的“聚宝盆”,进一步丰满自己。在山村草崮间崛起的泰山电缆、金生堂工贸、青云起重、裕鑫玻璃等企业把美国、德国、日本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拿来”,进行融化吸收,铸造起自己的品牌,生产的产品负载着和谐的文化精髓远播海内外。近来,7000多名在国内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带着崭新的文化理念和技术项目,纷纷返乡创业,为新泰注入强劲的发展活力。
凭借和谐文化的扩张力,新泰人励精图治,勇攀高峰,铸造“闪亮品牌”。创建起特色明显富有竞争力的煤化工、电缆电线、机械纺织、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群,培植118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起创新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92家,获重大科技成果20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项,国内先进水平的3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获国家授权的专利462件。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之都”建设,形成互动互促的关系。在新泰,广大农民以“和谐思维”将一家一户的经营变为“集团出击”,先后崛起林果、桑蚕、中草药等专业技术协会211个,建起科普示范基地40余个,发展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376个。以特色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催生出“中国仔猪之乡”、“中国黄花菜第一镇”、“中国樱桃第一镇”等一个个特色乡镇,千家万户农民联手闯市场,走上致富路。每天屠宰、加工活鸡12万只的正邦食品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带动起周边村庄6500余个养殖专业户,户均收入达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