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州”的感叹
2008年1月22日,在古色古香的苏州十全街,“老苏州”王先生正满街“淘”桃花坞木刻年画。几经打听,王先生终于找到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门市部,但最便宜的也得上百元。门市部的人告诉他,这里的年画“最正宗”,标价在苏州市场上也算是低的了。在王先生的印象里
“老苏州”的感叹,叹出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如今生存、发展的尴尬境况,也引出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长钱锦华的“苦水”。
传人“断档”。桃花坞木刻年画传人仅有房志达等四位老人受聘于年画社,年纪都已是七十开外了。再往下就是学艺不到五年的20多岁的年轻“学徒”。“传人的年龄结构十分不合理。”钱锦华担忧,“一个成熟的年画刻版或印刷师,都需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拿捏好手里的功夫,掌握精湛的技艺。当老传人已无法工作,年轻一代还没能完全掌握技艺、担当传承重任时,桃花坞木刻年画就要失传了。”
市场萎缩。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杨”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有着350多年的历史,在明代中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清雍正、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年产百万张以上行销全国各地,甚至传入了南洋、日本等地,苏州桃花坞成为我国南方的年画中心。而如今,由于人们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价格等原因,桃花坞木刻年画市场已今非昔比。钱锦华告诉记者,在过去的10多年里,年画每年平均销售收入为4.5万元;2007年,年画社的销售收入近80万元,但真正意义上的年画收入仅占1/3。
三个关键词
“桃花坞木刻年画承载着苏州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精髓,但要想再现它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太可能了。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我们要从抢救、传承的角度出发,在小范围内做高做精,吸引一部分爱好者。”钱锦华认为,“政府重视、民间有市、后继有人,是桃花坞木刻年画能够传承、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其中‘后继有人’最为迫切。”
2002年,经苏州市政府牵线搭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走进了苏州工艺美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晓飞、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德在学院内建立了“大师工作室”。
“守旧”的钱锦华认为,年画要更好地传承,必须要有创新。但这种创新,必须紧扣年画的本质特点,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桃花坞木刻年画落户学院,既使民间工艺后继有人,又深化了学术研究。
2003年,学院正式将桃花坞木刻年画列入装饰艺术设计系课程。在此基础上挑选优秀学生参加木刻年画研修班,在桃花坞木刻年画原传人房志达师傅的口传面授下,学习绘、刻、印等年画的一系列独特技艺。至今已举办三期培训班,共有12位学员完成培训,目前有5位在从事年画工作。同时,学校将木刻年画创作中的元素融入学院现有的广告设计、陶艺、服装设计、装饰艺术等多个专业中,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学院还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进行年画作品和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理论的总结和提升。2005年6月,整理编纂了《典籍中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全面反映了文献中的桃花坞年画;2007年,着手编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集成》一书,该书强调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全记录,将是一部立体、动态、综合的对年画文化的全方位记录。(标题书法:沙英男)